国产益生菌菌种“巨无霸”工厂投产 引领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新纪元

2024-05-28 15: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益生菌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近日,由微康益生菌建设投入的亚洲最大、全球领先的益生菌菌种“巨无霸”工厂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这家深耕益生菌领域十余年的企业再次站在了行业的前沿,引领着益生菌行业向智能制造新时代迈进。

三期菌种工厂投产,雄厚实力铸就行业新标杆

微康益生菌三期菌种工厂的建设,无疑是微康集团雄厚实力和技术积累的最好体现。总投资高达15亿元,其中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智能制造生产线投入达10亿元。新增的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产能新增600吨原菌粉,使微康成为益生菌行业一颗愈发璀璨的明珠。

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之一,微康益生菌三期工厂的投产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整个益生菌行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这座现代化的工厂将成为益生菌行业的示范基地,吸引着业界同仁和投资者的目光。

智能制造引领行业潮流

在智能制造方面,微康益生菌三期工厂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通过与德国西门子、GEA及东富龙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微康成功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益生菌智能制造生态圈。这一生态圈以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为基础,集研发、生产、质量控制于一体,实现了从菌种筛选、培养、发酵到产品后处理的全程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质量控制方面,微康益生菌三期工厂建立了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全程自动化参数采集和无人控制,工厂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同时,微康还引入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益生菌产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持续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微康益生菌三期工厂同样表现出色。工厂拥有全球领先的连续离心系统和冻干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益生菌的活性和稳定性。此外,工厂还实现了全流程厌氧保护工艺,有效避免了益生菌在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污染。

在单体设备方面,微康益生菌三期工厂的冻干处理面积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微康在益生菌原料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它们也为微康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模块化生产与智能化管理实现增产提效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微康益生菌三期工厂采用了模块化生产流程和智能化管理。通过模块化生产流程,工厂实现了标准化种质保藏、发酵、后处理及菌粉出仓管理,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微康益生菌三期工厂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车间管理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根据数据变化自动调整生产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这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安全性,还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规模化量产与成本优化助力市场拓展

新工厂的投产不仅提升了微康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为下游原料应用和市场拓展提供了价格优势。部分菌粉成本直接下降超过50%,这将有助于推动益生菌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四期、五期工厂的陆续完工,微康的总产能将位居全球前列,进一步巩固其在益生菌原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地位。

可以相信,微康益生菌将继续肩负起“优质菌,优质生活”的使命,不断推动益生菌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安全、有效的益生菌产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