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比武”展风采,农技培训增技能!

插秧“比武”展风采,农技培训增技能!

来源:今日务川    2024-05-27 11:34
来源: 今日务川
2024-05-27 11: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5月24日,2024 年全县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暨机插秧技技术培训会顺利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农技人员、种植户共130余人齐聚黄都镇万元村东山坝区,共同学习黄都镇水稻示范基地的先进经验和水稻机械化种植先进技术,并在插秧技能竞赛中展现风采、增加技能。

“通过我们这个机器,就可以把秧苗一排一排栽到田里了。”培训现场,黄都镇相关工作人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全镇水稻示范基地的管理情况;农机合作社技术人员从插秧机技术、操作方法、安全事项等方面为大家带来一堂生动技术培训课,并现场演示了机械化插栽的全过程。

只见农机手熟练地装秧,操作着水稻插秧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盘盘秧苗被快速均匀地栽植在水田里,机械插秧省工、省时、高效、高质等优点被展示的一览无余,与会人员纷纷上前亲自上手驾驶钵苗移栽机进行插秧,势必要在今日便将机械插秧的新技术学到手、学到位。

抢抓农耕好时节,插秧竞赛正当时。随着第一阶段的培训结束,人工插秧技能竞赛接踵而来。在各自划分的“擂台”里,选手们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以娴熟的动作、精湛的技能,各显神通,争相角逐,整个作业行云流水。

随后,比赛按照“浅、直、满、匀、齐”五个标准,结合插秧用时、栽插密度和插秧的均匀性、伤秧率、漂秧率、翻秧率等标准评判选手的得分,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下田”体验了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参赛选手们对农业现代化的感受便更真切了。

“人工插秧确实在时间上、效率上、合理的密植程度上、规范化的栽植上,和机械插秧相比较有着很大的差距,一台机械化插秧的设备相当于二十个人工,而且不用那么费时费力弯腰驼背的去栽植。”人工插秧第二赛队队员任家钰感叹地说。

参与此次竞赛共有18支参赛队伍,每支队伍均由3人组成。其中有一支比较特别的队伍——务川自治县黄都中学的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卷起衣袖、挽起裤腿、光着脚丫,在田地里低着头弓着腰,一手拿着秧苗,一手飞快地分秧、插秧,严格按照插秧技术标准,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有序地插入田地中。在亲身体验了插秧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更好地品味了“粒粒皆辛苦”。

黄都中学七年级学生钱钞东表示:“参加这个活动 ,自己感觉到插秧很辛苦,大人们种庄稼非常的不容易,在今后我一定要节约粮食,不要浪费粮食。”

科技兴农、科技助农,务川农机技术推广的一小步,却是农业发展的一大步。此次培训与竞赛,旨在为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为今年的稻谷丰收打下基础。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祝小龙表示,活动主要就是为了推广机械插秧技术,让机械插秧技术能够让更多老百姓接受。“让大家了解农机插秧的好处,从而更好地把我们的农机插秧技术和粮食安全理念传递给群众”。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有农机合作社20个,实现了一镇一农机的目标,全县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3.7%。2024年,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补齐机耕、机播、机收各环节的短板,努力提升广大农民科学生产水平,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媒体记者  谯正海 高孝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