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柬埔寨智库与公共外交论坛成功举办

由察哈尔学会与柬埔寨亚洲展望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柬埔寨智库与公共外交论坛”近日在柬埔寨金边成功举办。

中国-柬埔寨智库与公共外交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4 14:1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4 14: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4日电(记者 宋平)由察哈尔学会与柬埔寨亚洲展望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柬埔寨智库与公共外交论坛”近日在柬埔寨金边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加强中柬智库合作,助力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来自两国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论坛于5月15日召开,为期两天,设有“公共外交中的中柬智库合作”、“行动型智库服务于‘钻石六边’合作框架”、“洪玛奈新政府下的公共外交”和“中柬公共外交携手共促美好未来”等分议题。

亚洲展望研究院主席陈金龙在主持论坛开幕式时指出,柬中两国通过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已经发展成坚如磐石的友谊,“钻石六边合作”则象征着双边关系再上一层楼。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和柬埔寨国会外交、国际合作、宣传与新闻委员会主席索斯亚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文天表示,中柬关系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两国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建设中柬命运共同体可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标杆和典范。他希望两国学者加强交流,为双边关系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索斯亚拉指出,当前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双方专家学者应积极创新研究方法,交流实践经验,为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建议,共同营造友好交流环境。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北外亚洲学院副院长顾佳赟结合双方正在撰写的《中柬智库公共外交的发展与展望》报告进行了阐释,指出中柬智库公共外交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交叉性特点,两国智库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合作已基本成型,并建议在能力建设上开展合作,开放信息共享空间,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柯银斌介绍了察哈尔学会作为行动型智库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服务“砖石六边”合作的框架需要专业智库的参与和两国双方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黎尔平通过分享中国“要致富,先修路”的经验,指出中柬两国国情虽然不同,但两国人民渴望幸福生活的愿望是一致的,两国应当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用基础设施筑牢柬中友谊。

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陈洪强则分析了佛教在东南亚区域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了佛教在东南亚区域公共外交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未来应当加强佛教交流,发挥其民间外交作用,为东南亚区域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察哈尔学会东盟中心顾问陈宇春就媒体未来开展公共外交合作提出了五项建议,包括增进柬中两国媒体间的交流与互动、重视自媒体发展并加强引导等。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范磊则以山东省与柬埔寨的国际友城合作情况为例,分析了城市外交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并提出未来发展展望:着力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深化产业园区合作、加强工程承包合作、织密友好关系网络、开展公共外交、增进人文交流。

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中柬两国友谊深厚,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紧密合作,还融入文化交流。两国人民对和平更加珍惜,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公共外交的发展。

论坛期间,察哈尔学会与柬埔寨亚洲展望研究院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MOU),进一步将合作机制化、长期化,打造中柬智库与公共外交论坛成为双方共同的品牌。(实习生吴璇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