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出席《河流伦理建构与中国实践》报告推介会并致辞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出席《河流伦理建构与中国实践》报告推介会并致辞

来源:水利部微信公众号    2024-05-22 20:15
2024-05-22 20: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1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出席第十届世界水论坛"河流生命:水系连通与生态流量"议题分会暨《河流伦理建构与中国实践》报告推介会并致辞,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莉迪亚·布里托共同为报告揭幕,与会嘉宾进行了交流研讨。

李国英指出,河流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一个时期以来,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多重作用下,人与河流的关系日趋紧张,部分地区河流健康生命受到严峻挑战。河流危机本质上是生存环境危机、人类存续危机。保护河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保障人类永续发展。

李国英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强调要"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赋予了河流生命概念,指引新时代中国河流保护治理新方向,开启了中国河流保护治理新实践。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中国治水实践,建构河流伦理,就是要把自然界河流视作生命体,尊重河流生存与健康的基本权利,调整人与河流关系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责任义务、行为规范,让河流永葆生机活力,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是建构河流伦理的核心理念。尊重河流生存与健康基本权利,是建构河流伦理的重要基础。形成符合河流伦理的行为规范,是建构河流伦理的重要内容。

李国英表示,中国水利部愿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携手合作,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下,共同推进河流保护治理,加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荷兰王国水特使梅克·冯·吉尼肯、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副行长曼努埃拉·菲罗、法国生物多样性公署署长奥利维亚·蒂博、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世界水资源学会副主席拉比·莫塔尔等出席研讨会。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马可·阿西里,国际水电协会副首席执行官巴勃罗·瓦尔韦德等专家纷纷发表观点,高度认可中国建构河流伦理主张,认为报告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河流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来自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官员、专家近200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