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引领行业革命,看王力AI灵犀智能门锁如何颠覆传统

2024-05-22 16: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1日下午,一场主题为“AI灵犀,前‘锁’未见”的全国安防门锁首家上市企业王力新一代AI灵犀系列旗舰新品全球发布会在中国永康隆重举行。

在王力董事长王跃斌和来自全国各地上百名优秀经销商以及中国建筑装饰材料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等机构负责人的见证下,新一代AI灵犀系列旗舰新品——“AI灵犀旗舰遥感真智能锁S60 Max”与“AI灵犀旗舰自动开关真智能门X60 Pro”震撼发布。

从“人体交互”到“心有灵犀”,打造智能门锁技术“天花板”

其中,AI灵犀自动开关真智能门X60pro拥有首创四大黑科技+2大智慧升级:AI灵犀遥感识别技术、AI灵犀自动开关门系统、AI灵犀智能防夹系统、智能布防/撤防技术、多维AI安防系统、智能联动爱感真全屋智能家居,打造行业天花板级别的旗舰产品。王力AI灵犀自动开关真智能门不仅打造了真智能入户体验,还构建了“一步到位”的全屋智能家居入口,让用户没有后顾之忧,享受心有灵犀、随心所欲的真智能生活。

而王力AI灵犀遥感真智能锁S60MAX则搭载三大AI灵犀核心技术:AI灵犀遥感技术、AI灵犀智控技术、AI灵犀安防技术,从「心」让回家灵起来。多维AI安防系统,硬软双防,全方位守护,让家居安全没有万一;王力专利自弹锁体,机械上锁,出门回家仅用一次电(普通智能锁开门用到4次电),极大提升了智能锁使用寿命。

从最初的简单木栓,到后来的铁锁、密码锁,再到如今的智能门锁,门锁的进化史已经历经至少3次革命,也是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一次科技革命:从传统木门铁锁升级为“防盗安全门”;第二次科技革命:从“防盗安全门”升级为“安全门+智能锁”便捷入户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从安全门+智能锁升级为一体化的“智能入户门”。

现如今人们住进精致的楼房,从对安全的需求日益转变为便捷智能的需求,科技发展不断推进智能门锁的进化。

王力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念龙博士表示,智能门锁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得一些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问题频发;许多品牌一味求新求快,没有真正理解、满足用户,不是真正的智能门锁,而是“伪智能”。

徐念龙介绍,目前主流的智能门锁解锁方式不外乎密码解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近些年随着科技发展,又衍生出了虹膜、指静脉、掌静脉识别等解锁方式。这类解锁方式,本质上都需要用户与智能门锁有动作的交互,并没有做到极致的便捷体验。总结来说,这是一个“挑人的”智能门锁时代。

想象一下:你雨天回家,手里拿着湿漉漉的伞和沉重的购物袋,却要用冰冷的湿手去尝试打开那把不太灵敏的门锁?你的妻子抱着孩子回到家,手里提着晚餐还提着快递,却不得不将一切都放在地上,才能腾出手来开门?当你冬天外出归来,戴着帽子、围巾和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时,门锁似乎不再认识你,让你在门口尴尬地徘徊。你满怀期待地安装了智能门锁,却发现在某些特定角度或光线下,它总是无法正确识别你的面部特征,让你不得不反复尝试,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颜值。

徐念龙说,摇摇手、刷刷脸、按按指纹才能解锁的所谓智能锁,能叫智能吗?

当众多厂商还在打着“智能”的旗号,用指静脉、人脸解锁、密码解锁的卖点来当作产品竞争力的时候,王力已经开始首创遥感毫米波解锁3.0技术,经过5年技术研发、3年市场验证、2年新品迭代,采用遥感+雷达毫米波技术,技术更先进,识别速度更快,识别距离更随心,从「心」定义“真智能”解锁方式。这也就是随心所欲的“不挑人”的智能门锁。

这种遥感毫米波解锁3.0给智能门锁带来4大革新:1、无需任何操作,智能识别主人身份,省去验证操作的繁琐;是主人,自动开锁、开门;不是主人,拍照报警;2、无需任何操作,识别解锁后自动为主人开门,让主人丝滑入户;3、无需任何操作,门旁识别到小孩、白天、晚上根据家里人员情况;4、自动布防/撤防不怕忘,确保家庭人身和财产安全。

从“挑人”到“不挑人”,从“人体交互”到“心有灵犀”,从“伪智能”到“真智能”,王力遥感毫米波解锁3.0技术的出现为智能门锁颠覆传统,打造智能门锁技术“天花板”。多位来自硅谷芯片专家、国内AI知名专家等高度评价:“王力能突破遥感开门技术,不只影响中国,更是影响世界!”

WGSN白皮书专家门淑萍也指出,最高境界的创新是技术引领。王力AI灵犀旗舰引领当下AI应用热潮,满足消费者从身到心的使用价值、情绪价值,开创了真智能门锁新纪元,是当下智能门锁行业技术天花板。

真安全、真便捷、真智能,开启真智能门锁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对于家居便捷性、智能性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门锁作为家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2023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产品功能升级步伐加快,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各大品牌积极布局产品功能升级、强化AI能力应用,以满足用户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目前看来,与家居、出行等生态的联动将成为智能门锁行业的新趋势。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的出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正在以各种前所未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徐念龙说,早在2019年,王力就率先推出第一代王力机器人安全门产品,做到“人至门开、人进门关”,让用户体验如门童开门般的尊贵享受。

2021年,第一代王力遥感智能锁面世,不用指纹、不用刷脸,实现回家随心所欲,重新定义智能锁便捷标准。

遥感毫米波解锁3.0,在一代、二代基础上全新升级,采用雷达毫米波,技术更先进,识别速度更快,识别距离更随心。在此技术上,王力全新推出真安全、真便捷、真智能的AI灵犀旗舰系列产品,真正开启真智能门锁新纪元。

徐念龙谈到,传统的智能锁解锁方式有两大类:指纹识别、人脸识别。

指纹识别解锁时,指纹清晰度不佳往往会导致识别不灵敏,尤其是对于那些指纹浅的女性和小孩以及指纹磨损、干裂的老人。尤其在双手搬运物品入户时,指纹解锁的缺陷就更为凸显,这也是被广大指纹锁用户吐槽最多的一点。

人脸识别解锁时,针对外出戴口罩、化浓妆的场景尚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这一不足,也给人脸识别解锁的用户造成了不好的使用体验,所谓的人脸智能识别、智能锁,根本不够智能。

然而,当前智能门锁技术仅仅只在传统解锁方式上进行迭代,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用户痛点仍有待解决。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智能锁往往侧重于便捷性,对安全性的兼顾不足;主打安全性的门锁,又往往因为便捷性、智能性的欠缺而被不断吐槽。因此,当前智能门锁行业需要一种全新的解锁方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力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出了完美融合了真智能、真安全、真便捷的遥感毫米波解锁3.0技术,为智能门锁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

真安全:多维AI安防系统,硬软双防,独创三防分立技术,6重防撬倒钩超防锁体,王力专利圆柱体锁芯,行业顶尖真智能安防技术,严密防护,安全无忧。

真便捷:关门自动上锁,解决漏锁、忘锁、繁锁的烦恼,特别方便老人小孩使用,全家后顾无忧。

真智能:遥感毫米波识别技术3.0,主人靠近0.5-8米处,就能智能识别,远不开近不等,为用户带来门童开门般的尊贵享受。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王力门锁事业部总经理朱剑彪认为,随着营销方式的多元化,消费者已很难再被吸睛夸张的营销模式所打动,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身喜好与信赖的品牌与产品。而智能门锁作为家庭的第一道防线,消费者的选择会更加谨慎挑剔。

28年来,王力已建立万余家销售和服务网点,服务全球超2亿用户,作为全国安防门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防盗安全门、智能锁等产品全国销量遥遥领先,引领消费者需求。

为什么消费者始终选择王力?因为对消费者更有利的好产品是无价之宝。

上个世纪80年代,机械防盗锁开始流行。但是,在那个年代,门锁主流技术一直被国外掌握,导致国内门锁的质量一直备受质疑。据说,当时很多企业生产的机械门锁,窃贼几秒钟就可以打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国外返乡创业的王跃斌兄弟三人创立了王力品牌。

王力瞄准“无安全”的痛点,打造差异化卖点。1998年,王力成功研制了多向自动锁,关门所有锁点自动反锁,解决了全球家庭多年来时常漏锁、忘锁、繁琐的烦恼,让中国门锁的安全和便捷性能回归世界领导地位。此后,王力也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在研发上不断投入心血。公司创立至今,先后拥有近800项国家专利,其中80多项发明专利,数量行业遥遥领先。在全球建立了五大研发基地、六大研发中心以及与北大联合的智能家居安全性能联合实验室,拥有400多人的研发团队,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如今,随着智能家居崛起,王力也通过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收获了一项项成果。2019年机器人安全门横空出世,在世界互联网顶级大会云栖大会上被专家赞誉为“未来之门”。王力凭借研发实力引领全屋智能家居潮流,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王力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研发为核心,数据为导向,不断总结、下沉,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优化,不断引领行业进步。

王力董事长王跃斌认为,领导者必须积极参与,双手沾泥,读懂市场与用户,并设立明确的目标和高标准,才能激励团队成员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卓越,创造对消费者更有利的独有卖点好产品。于是,在产品研发阶段,董事长常常与产品、研发及品牌营销等团队一起,通过深入的头脑风暴和集思广益,想方设法打磨产品,致力于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功能,让用户更满意。(作者:江胜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