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茶”统筹理念 云南普洱茶研究又添新机构

2024-05-22 16: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茶,源于中国,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世界茶组植物共有31个种和4个变种,中国共有30个种和4个变种,云南作为我国茶叶主产区,又是世界茶树核心原生地、基因库,单云南来说茶就有23个种3个变种,占全世界比重的74.3%。据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云南省茶园面积达803万亩,干毛茶产量55.7万吨,绿色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共计264.7万亩,均居全国之首。

为推到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20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双版纳贡叶茶业有限公司共建老班章普洱茶研究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昆举行,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原则,中心的成立对“老班章”普洱茶进行科学细致地研究。

签约前,参会人员参观了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双方就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普洱茶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老班章”古茶园的保护、普洱茶发展现状等进行了充分交流。本次研究中心的成立也是围绕“三茶”统筹理论的具体表现,也是科企深度融合创新的价值体现、由此可见深度融合科企合作,也将持续提升老班章普洱茶在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未来,双方将通过“老班章”普洱茶的成长环境,内含物质,营养成分等进行长期、全方位的数据监测及收集,对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科学、持续地研究,努力完成普洱茶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最终形成系统性科研理论并进行成果转化,为讲好老班章故事,擦亮云南普洱茶金字招牌提供科技硬核支撑。同时通过科技赋能,在产、学、研、用等方面进行突破,用科学数据转化出的成果,支撑生产出更加稳定的老班章普洱茶产品。

据了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是我省唯一从事茶叶综合研究的公益性、基础性省级科研单位。建所以来,围绕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植保、茶叶加工、茶经济、茶文化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先后完成了600多个科研项目,共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80余项,出版专著30余部,目前,该所已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保存茶树资源数量最多的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