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金凤区 让流动党员安“心”安“业”更安“家”

宁夏金凤区 让流动党员安“心”安“业”更安“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1 16:2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1 16: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单位的党支部在北京,工作地又在银川,平时参加组织生活不方便,现在好了,通过到社区党组织报到成为流动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参加社区活动了”, 家住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临阅家园社区流动党员贾海燕感受到了方便。

这是金凤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流动党员的学习方式。现在,他们通过“云党课”、微信送学、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方式,对辖区流动党员定期开展学习教育、谈心谈话、技能培训等活动,实现流动党员学习不脱节、不漏学。

坚持“便于教育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金凤区通过双向共管、因人制宜、动态管理,实现“教”、“管”、“服”结合,着力破解流动党员流出去向难掌握、教育管理难落实、组织活动难开展等问题,让流动党员留“心”留“人”也留“家”。

坚持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行动,金凤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流动党员纳入小区党支部管理,组织273名流动党员依托微信群等网络载体、就近到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报道站等阵地报名参加党员活动和学习,定期在微信群内推送应知应会、政策法规、时政要闻等内容,引导流动党员养成“掌上”学习、“随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流动党员“补课蓄能”,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

盈南村盈华商厦自投入使用以来,招商入驻新华百货、黄河农村商业银行、青年创业协会及各中小微企业300多家。因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为方便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街道组织成立了盈华商厦流动党员党支部,并将其纳入盈南村党总支部管理,通过走访摸排、建立台账,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做到精准定位、心中有数。

2018年以来,盈南村村委会牵头引进“引凤创梦创新创业共享孵化基地”、“引凤创梦宁夏特色产业加速基地”、“人才+咖啡+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基地”,积极推动轻工业上楼,推动楼宇和产业深度融合,非公企业党员和流动党员成为楼内企业的中坚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工作,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银新苑北社区共有176家小商铺,利用社区阵地沿街优势打造新就业群体驿站,配备微波炉、电冰箱、热水器、充电宝等设备,并摆放了理论学习相关书籍,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一些暖心服务。”银新苑北社区党委副书记常慧介绍。

随着商贸服务业迅猛发展,金凤区涌现出一大批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流动党员,他们就业方式灵活、工作流动性强,为了在这一群体中更好地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上海西路街道聚焦流动党员实际需求,发挥社区党群活动服务站、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文化阵地作用,推动在社区党群活动服务站、雷锋志愿者服务驿站、商圈、广场等公共区域设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11个,为流动党员打通“红色服务通道”。

同时,通过“一帮一”、“多帮一”帮扶活动、主题活动等形式,金凤区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创业信息、职业技能培训、法律权益维护等服务,不断为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