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画重点丨这些宝贝,穿越千年与你相见

国宝画重点丨这些宝贝,穿越千年与你相见

来源:新华社 2024-05-20 09: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穿越千年,近在眼前。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办。这是国内首个全景展现秦汉文明的专题博物馆,也于今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全景

鎏金铜蚕似昂首吐丝、三彩骆驼载乐俑若踏歌而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意趣盎然……它们穿越千年,向我们讲述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展现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

陕西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这枚鎏金铜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镇馆之宝。

40年前,鎏金铜蚕在陕西石泉被发现。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非常兴盛。到了汉代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得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途经西亚行销中亚和欧洲,这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商路也以“丝绸之路”驰名于世界。

出土于匈奴墓葬中的金怪兽,反映了匈奴人对勇猛强悍动物的崇拜。它被誉为最有代表性的匈奴艺术珍品,印证了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缘起、发展、贡献为主题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说,“以馆藏为基础,以考古资料为实证,秦汉馆重点展示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奠基作用。”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秦风汉韵气象万千,唐代的蓬勃多元也让人回味悠长。

三彩骆驼载乐俑作为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千年前的“流行天团”如何穿越时光而来?他们又吟唱着什么?专家推测这支千年前的“巡回乐团”,很可能正在表演流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的“胡部新声”。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体现了唐代贵族的生活意趣。“唐代社会的开放包容,人们生活中的仪式感都融入在这枚香囊之中。”陕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贺达炘说。

与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精美奇巧不同,另一件唐代文物鎏金铁芯铜龙则展现了大唐奔放恣意的气势。

“唐人塑造的艺术品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自信乐观的风貌,这件神采飞扬的鎏金铁芯铜龙所拥有的气势美,正是文化自信的真实写照。”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徐大卫说。

在博物馆里,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工作不断深化,文物不仅见证历史、传承文明,还可以通过创意巧思成为人们滋养精神、涵养自信的来源。

01:04

秦代瓦当被印上徽章、汉代鎏金铜蚕化作“小蚕宝”、汉代陶俑变身少女“姗姗”……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多家文化企业合作,近年来开发出上千款文创产品,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博物馆和文化旅游产业正在不断融合发展,讲述文物创新转化的故事,展现延绵不绝的中华文脉。

监制:胡国香 陈晨

记者:杨一苗 李一博 吴鸿波

终审:徐蕊 姜晨

编辑:陈倩 王宇轩 王晶晶 聂毅

(杨一苗)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