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北斗赋能效应明显,规模化应用走深走实

《白皮书》:北斗赋能效应明显,规模化应用走深走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18 18: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18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发布的《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我国北斗三号系统作为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时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成体系突破了卫星导航领域百余项关键技术,新研百余种宇航级器部件,核心器部件 100%自主可控,显著带动了我国航天、电子等领域跨越发展。

目前,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行业领域,助力各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产生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正不断夯实北斗产品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完善产业生态,快速推进行业及大众的规模化应用。

当前,北斗基础产品供应链稳定,芯片、模块、天线等系列基础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性价比持续提升,已经实现亿级量产规模,有力支撑了自主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健发展。同时,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研发北斗导航与低轨卫星、惯性导航、移动通信、视觉导航等多种技术手段融合的基础产品,增强应用弹性,提升应用体验。北斗专业应用市场正得到不断拓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国内主要行业和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约2500万台/套。在交通、农业、公安、广电、移动通信、能源等6个行业或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数量均已超过100万台/套,其中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数量最大,约1300万台/套。从区域来看,全国已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量超过100万台/套,其中江苏省的应用数量最多,已达到约200万台/套。

北斗大众应用成效突出,正在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的标准配置,包括华为、小米、苹果等国内外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均支持北斗,部分品牌的旗舰机型还具备了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等功能,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功能的国产智能手机年销量已经达到数百万部。据统计,2023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76亿部,其中 2.69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占比约98%。

除智能手机外,部分款型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也具备了北斗定位或短报文通信功能。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覆盖全国超过100座城市的普通道路,可在车道指引、隧道导航、事故预警等方面实现车道级导航功能,提升用户驾驶安全和通行效率。截至2023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累计出货量已超过4亿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4亿台/套(含智能手机)。

此外,高精度市场也进一步发展,2023年国内市场各类高精度应用终端(含测量型接收机)总销量接近280万台/套,其中应用国产高精度芯片或模块的终端已超过80%。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