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5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工业、出口、就业、物价等主要指标总体改善,新动能保持较快成长,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尽管部分指标受节假日错月、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工业、进出口增速加快,就业物价总体改善,企业预期保持在景气区间,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总体稳定。
生产需求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生产供给稳中有增。工业领域,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超八成行业和近六成产品增速回升;工业品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出口交货值4月份同比增长7.3%,比上月加快5.9个百分点,带动电子、纺织等行业恢复向好。服务业领域,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5%,比上月有所回落,扣除假日错月因素,行业运行总体稳定,延续恢复态势。
市场需求继续扩大。进出口方面,货物进出口增长较快,贸易结构继续优化。4月份货物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8%;前4个月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机电产品、劳密产品等重点产品出口优势继续巩固,出口额同比均增长6.9%。消费方面,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前4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8.4%。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相关政策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2%,其中,制造业领域表现亮眼,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8.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数据基期因素对其他主要指标的同比增速势头造成一定扰动,但各类指标环比均稳步增长,工业增加值仍是主要亮点,表明经济稳定运行、回升向好的态势不变。
物价预计温和回升
4月份,在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服务需求的持续带动下,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由降转涨,涨幅由上月的下降1%转为上涨0.1%。
核心CPI呈现同比涨幅扩大、环比由降转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2%。
“不管是从同比、环比还是核心CPI变化来看,CPI变化都在改善,表明消费需求处于持续恢复态势。”刘爱华表示,随着供应增加,食品价格仍将处于季节性低位;工业消费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需求有望回升,价格总体将稳中略升;服务价格在服务需求逐步恢复推动下有望继续回升。综合判断,下阶段CPI有望低位温和回升。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随着宏观政策加快落地显效,经济内生动能持续修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因素不断累积增多。”刘爱华分析,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增强。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催生更多新增长点,有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和韧性。数据显示,前4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15.4%;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2%和18.2%。随着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持续成长,创新主导作用将不断彰显,经济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此外,内需有望继续改善。一方面,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细化举措逐步落地,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将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文旅消费需求活跃,县域文旅、假日经济助推消费潜力稳步释放。随着就业形势改善、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消费场景不断创新拓展,消费市场也将扩容提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力度加大,有望推动消费、投资稳步复苏,预计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将加快。 (经济日报记者 纪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