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当父母的也只能是给一些建议,毕竟过日子是小两口的事情,彩礼少一点,孩子过得也自在点,当父母的也高兴嘛。”近日,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的“抵制高额彩礼 弘扬婚俗新风”专题培训会上,杨家圈湾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志军“以案说法”,为村民们讲述新时代嫁娶新风......
灵武市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抵制陈规陋习,发挥“一约四会”职能作用,强化立规定矩,坚决遏制高额彩礼之风,推动构建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新时代婚育文化,摒弃婚礼陋习,弘扬婚育新风。
马家滩镇以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为契机,召集各村书记、驻村工作队、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年轻干部代表等40余人进行现场培训,对有关政策要求进行专题解读。并邀请婚姻家庭咨询师、银川市巾帼宣讲团成员以“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为题进行现场培训。
在临河镇石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以“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为主题的移风易俗文艺演出吸引了近300名群众驻足观看。方言小品《要彩礼》、音乐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宁夏坐唱《当个文明人》等精彩的文艺节目接连上演,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间教育引导群众孝老爱亲、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梧桐树乡杨洪明、兰凤琴女儿的一场“零彩礼”婚礼,在当地刮起了一阵文明嫁娶之风。
“当时我们小丫头结婚没有要彩礼,就是大丫头那时候结婚也没有要,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娃都过得好,不要彩礼也就是为了娃都过得好。那时候亲家都说白儿子又是娶媳妇又是买房的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们意思就是要彩礼也还得给陪,那还不如不要,为了女儿女婿日子过的好不要也行,大女儿没有要彩礼,现在过的挺好的,家里人都对女儿都可好了。”兰凤琴说。
在女儿结婚时,杨洪明、兰凤琴夫妇为了不让女婿、女儿负担太重,不仅没收彩礼,在一家人的商量下也决定婚事简办,不铺张浪费,还为女儿陪嫁了一辆代步小汽车。
杨洪明夫妇不要彩礼嫁女、婚事简办的做法在村里的模范作用也显而易见,本村乃至十里八乡认同的声音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思想正在逐渐转变,低彩礼、零彩礼等家庭也越来越多。
李家圈村村委会副主任蒋淑娟说:“我们各村都在推广移风易俗,现在群众对移风易俗意识都提高了,我们村就有案例,就是杨洪明兰凤琴两口子生了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都没有要彩礼,而且都还陪(嫁)的比较高,再一个就是在婚丧嫁娶,丧事方面现在的人意识也都提高了,好多都不待客,就是随便简办。”(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