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4月以来,兰州市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以《兰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引领,制定全域“无废城市”建设“1+8+3”方案体系,明确了“无废城市”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立固废、责任和任务“三张清单”,建立了47个建设指标和相关配套政策。
兰州“无废城市”LOGO
兰州市坚持三化系统,致力打造全域无废。从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提升资源化利用能力、保障无害化处置能力三方面入手。
兰州市坚持四轮驱动,创新全域无废新体系。一是逐步完善制度体系,为构建“无废城市”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深入探索技术应用,引导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取得进展。三是有序推进市场体系,发布了兰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公告,为社会资本投资提供引导性意见等。四是不断强化监管体系,推动“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创新,目前,固体废物智慧大平台工业、农业、建筑、生活四大数字模块已完成开发,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实现各类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一张网”。
兰州市紧盯五大领域,提升固体废物治理能力,在工业领域,建立了市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库,通过推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在农业领域,开展榆中县、红古区、永登县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扶持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秸秆回收利用,完善区域化秸秆收储运体系。在建筑领域,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继续引导加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比率,严把建筑垃圾清理、处置流程和管理措施,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在生活领域,基本构建了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链,全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1353工作法”,开展“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收运”试点工作,建立了“垃圾分类信息监管系统”。在危险废物领域,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三年专项整治,协助全省首家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建成投产,首例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点对点”模式—亚华石油化工利用兰州石化危险废物获得省级审批。
兰州市立足工程项目建设,推动“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兰州市凝练了200亿101个“无废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其中37个工程已建设完成,兰州市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项目获得2000万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兰州市中铺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兰州市污泥处置厂升级改造等30个项目21.01亿元纳入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2023年第二批政府专项债券共申报1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8.83亿元,专项债资金需求为17.11亿元。包括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兰州市中铺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甘肃省危险(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提升项目等。
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
甘肃省危险(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提升项目
兰州市中铺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兰州海中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
兰州市培育无废文化,推进全民共享共建,兰州市积极营造“无废城市”全民共建氛围,大力倡导“无废城市”理念。多方动员,加大全社会宣传力度。开展各种活动、在各种节日积极推广宣传“无废城市”。兰州市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多种媒体手段推广兰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发布了兰州市“无废城市”LOGO及宣传标语,利用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推送“无废城市”信息。兰州市还坚持方案引领,建立健全培育“无废文化”的长效机制,印发了《兰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宣传工作方案》,设置多种宣传方式。
“创绿色无废兰州·建生态宜居金城——无废城市”建设活动
兰州市积极创建无废细胞,激活无废城市生命体。从自身特色出发,印发了《兰州市“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实施方案》,量身定制党政机关、学校、生产企业、景点、商场、社区(小区)、酒店、医院、园区共九个细胞类型。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大力开展“无废园区”建设,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0个项目已基本建成,积极探索“私人订制”、“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服务模式。
兰州水墨丹霞“无废景区”
兰州市推广典型案例,实现显著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果。精心筛选出8份成员单位和重点企业报送的“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案例。包括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减污降碳技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新型“三板”体系关键技术、油页岩半焦高值利用(矿物生物炭试生产项目)技术、甘肃省危险(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提升项目、废纸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建材领域(超微粉胶凝材料及环保建筑原料)再生资源利用技术、“一站多能”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第三方资源化处理服务模式以及甘肃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项目。
“一站多能”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第三方资源化处理服务模式站点
兰州市将扎实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将兰州市建设成生活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美丽无废兰州,为甘肃省“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兰州实践,在全国打造兰州“无废”特色名片。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马静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