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0%的超额盈利为员工发放超额奖金 安踏集团面向全球招募事业伙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5-14 15:10
2024-05-14 15: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4日,安踏集团正式发布雇主价值主张——“超越自我 成就不凡”, 向全球人才发出招募呼唤。在努力实现“世界领先的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的愿景下,安踏集团将面向全球持续吸引和凝聚更多愿意超越自我的奋斗者。

作为中国领先的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安踏集团持续践行“与员工共生”理念,把员工视为最重要的事业伙伴,关注员工的职场发展,让员工在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环境下,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成长,努力塑造助力员工实现职业梦想的雇主平台。

安踏集团发布雇主价值主张“超越自我 成就不凡”

安踏集团雇主品牌价值主张通过工作价值、职业发展、关爱体验以及事业前景四个关键维度充分展现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邀请人才一起共赴热血沸腾的职场、踏上自我超越的平台、拥抱有爱向上的组织、共创与之奋斗的事业。

截至2023年底,安踏集团已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超 6万名员工,累计招聘超25,000名年轻人才,35岁以下员工占比超过70%。预计 2030年将吸纳超过10万名年轻人才加入公司。

未来,安踏集团将以“超越”之姿打造优质雇主体验,携手更多优秀人才创造不凡成就。

连续1 2 年业绩领先 面向全球招募人才

作为体育用品行业头部企业,安踏集团营收连续12年位列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首位,拥有15大差异化定位的运动服饰及装备品牌,业务涵盖全价值链。连续七年入选Brand Finance“全球最有价值的50个服饰品牌”、四次获评“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获评ATD BEST Awards“最佳学习型企业”等。

在世界领先的发展战略目标下,安踏集团鼓励每一位员工投身热爱,与优秀的伙伴同行,自我驱动激发潜能,在广阔的事业平台上成就更好的自己,与集团一起共赴热血沸腾的职场。

2021年在安踏集团发布未来10年新价值主张,其中“与员工共生”强调员工是最重要的事业伙伴

多元发展机会 广阔职业体验

通过持续投入的学习资源、搭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让人人都拥有平等的学习、成长、发展的路径及机会,安踏集团希望和人才一起,踏上自我超越的平台,实现职业梦想。

“让员工的付出有公平的回报,又能使员工在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中获得尊重认可,更能够激发员工潜力,帮助员工个人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正如安踏集团CHO熊凌所说,安踏集团认为真正帮助员工成长的公司才是最佳雇主。安踏集团构建了高中青三轮驱动的成熟培养体系,为高层梯队、中层高潜、青年新星三个处于不同职业年龄的员工打造差异化的职业成长路径。

安踏集团员工在内部培训现场

纵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安踏集团也为员工提供了横向的职业发展空间。多元化职业发展平台,为员工提供了更多职业可能性,通过丰富的横向挂职、竞聘,员工可以获得在集团多品牌、多元化、多专业、多城市甚至跨国的更多工作机会,实现职业梦想。

据了解,截止2023年11月,安踏集团员工职业发展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近20W,累计竞聘挂职机会千余个。

同时,内部经验的传承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富养分。安踏集团内部学习平台-安踏学园围绕领导力、专业力、通用力三大能力研发并引进学习资源上万门,2023年累计投入超3000万培训费用。

各品牌也会为员工提供最佳实践分享、专业进阶、教练辅导、对外交流等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机会。让员工学到更多职场技巧和专业技能,打开事业格局。

中外员工交流经验激发灵感

福利累计投入超 3.2亿元   未来还将投入近 1 0亿元

高效高薪、分层激励的制度,全方位的福利关怀,安踏集团加大长期激励的投入,让员工与公司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才拥抱一个有爱向上的组织。

针对不同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安踏集团进行分层激励:高层骨干重视长期承诺,自2019年起,集团购入及授出股份作为骨干员工的长期激励,累计将超过20亿港元。中高层员工则享有超额激励计划:2023年,集团拿出40%的超额盈利授予3个品牌的员工远超市场水平的超额奖金,与员工共享公司的业绩成果;基层员工则关注生活福利:2023年集团36项福利投入累计超3.2亿元,未来还将投入近10亿元。

从吃、穿、住、行,到节日关怀、身心健康,安踏集团36项福利包圆员工的工作、生活,让员工享有更多幸福感。

安踏集团为员工提供酒店式公寓 解决住房问题

安踏集团自建农场、自营员工餐厅 让员工享用健康美食

安踏集团邀请全球人才一起,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与消费者、员工、合作伙伴、社会与环境创造共生价值,共创与之奋斗的不凡事业,在不凡事业中获得价值实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