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重磅发布,引领产业飞跃发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5-13 16:01
2024-05-13 16: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9日,扩军·2024年燕之屋全国合作商大会盛大召开。会上,燕之屋重磅发布《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该标准对印度尼西亚各燕窝产区进行明确的等级划分,旨在精准溯源进口燕窝,进一步规范燕窝品质,更标志着燕之屋在专业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上更进一步。

图:《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发布仪式

标准化建设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亦被列入此次大会的重点之一。在燕之屋全国合作商大会上发布燕之屋产区分级标准,意义重大。

图:扩军·2024年燕之屋全国合作商大会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燕窝主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金丝燕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和生长环境。为深入探究燕窝原料品质,为消费者甄选至尊至臻、至极至善的珍馐瑰宝,燕之屋科研团队远赴印度尼西亚,深入热带雨林,探索、发掘、甄选燕窝优质产区,用科学严谨的3+1评价维度,构建专业的燕窝产区标准,并联合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等18个机构发布《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V2.0》。

现场,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上台讲解《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他指出,适宜的气候和环境、充足的食物资源,以及高标准燕屋是维护金丝燕种群及燕窝质量的关键。燕之屋科研团队通过精准、严格、科学的产区划分体系,将燕之屋燕窝产区分为特钻产区、钻石产区和黄金产区三个等级。燕之屋坚持燕窝原料高标准、燕窝生产可溯源,层层监管把控,以天然优质的高品质燕窝倾情打造滋补珍品,珍视大自然的每一份馈赠。同时,践行与自然共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守护金丝燕绿色家园。此外,燕之屋&印尼金丝燕自然生态联合实验室成立,也将持续进行金丝燕种群及生态研究,实现雨林生态可持续;通过科学检测,确保燕窝原料高品质;加强燕窝处理、加工方法研究,专心打造每一份纯粹滋养。

图: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作产区分级讲解

《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立足于燕窝产业实际需求,为行业以及消费者甄选高品质燕窝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推动行业消费升级,促进燕窝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彰显了燕之屋的品牌专业度与市场引领力。现场,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印度尼西亚动植物检疫标准检验中心主任斯利扬托,厦门海关技术中心、国家燕窝及燕窝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敦明,印度尼西亚动植物检疫标准检验中心研究员海尔米,印度尼西亚燕窝协会养护部部长安东,印度尼西亚燕窝协会国际贸易部副部长何文辉,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钟芳教授、陈茂深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娇艳教授,印度尼西亚027工厂董事长鲁迪,印度尼西亚004工厂普尔沃苏特里斯诺,印度尼西亚014工厂露西亚娜,燕之屋执行董事、副董事长郑文滨,燕之屋执行董事、总裁李有泉,燕之屋董事、副总经理、供应链中心总经理黄丹艳,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燕之屋供应链中心总监魏溦等领导和嘉宾共同按下灯柱,《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正式发布。

图:《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发布仪式

作为燕窝行业头部企业,燕之屋始终坚守品质初衷,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会上,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正式发表《燕之屋碗燕产品价值发布》,分享碗燕产品的科学工艺与价值优势。他表示,燕之屋旗下高端燕窝品牌“碗燕”系列全线产品燕窝原料均源自燕之屋燕窝特钻产区*(*出自燕之屋燕窝研究院出具《燕窝产区等级评定报告一一印度尼西亚2024版》),是千挑万选的上佳之品,近红外在线监测,智能标准化严格管控。燕之屋燕窝特钻产区属三个等级之最,地处赤道附近(N4°~S4°),拥有纯净丰饶的原始密林与阳光雨露的自然馈赠,为金丝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因而缔造洁白丰厚、品质臻稀的高品质燕窝,带给消费者更健康、更营养、更美味的滋补体验。

图:燕之屋燕窝特钻产区

图:碗燕·尊享款(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燕之屋26年专注高品质燕窝,凭借卓越品质成就行业“领头燕”地位,同时深耕标准化建设,为燕窝产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的正式发布,是燕之屋坚持“源于天然,美与健康”理念的又一重大实践与成果,无疑为燕之屋、业内同仁以及整个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机遇。以《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为新的指引,燕之屋将持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燕窝产业链优化升级,共同塑造一个健康、透明、规范的燕窝市场环境,不断为行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来源:东方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