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滨区:内外兼修提品质 新型城市活力满

来源: 洛阳日报
2024-05-08 17: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伊滨区中央公园

 

城市提质是伊滨科技产业新城全面崛起必不可少的一块“基石”。

近年来,伊滨区围绕城市提质全面发力,不断完善城市各类功能,着眼细微加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内外兼修”扮靓“面子”、做实“里子”,让城市商气更旺、人气更足、烟火气更浓,全方位增强城市承载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努力打造新型城市建设“样板”。

全面完善基础设施 加速伊滨脱胎换骨

如今,人们驾车行驶在伊滨区的道路上,眼前是一派宜居宜业的崭新图景:道路宽阔整洁、四通八达,绿化景观特色鲜明,中央公园生机盎然,居民小区设施完善,各类活动热闹非凡……

多年来,伊滨区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基础设施,以城市提质“大手笔”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奋力托起未来之城、青春之城、幸福之城。

织密城市交通网。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断头路”、雨天必积水的“坑洼路”、路灯昏暗甚至缺失的“失明路”,伊滨区全面梳理全区路网存在的问题,周密制订建设和改造提升计划,不断优化路网结构,自2022年以来打通断头路45条,新增通车里程48公里,完成40余条道路(路段)路灯亮灯工作,在短时间内集中破解群众出行的难点、痛点问题,形成系统完整的路网体系,加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打造中轴景观带。伊滨区坚持“建轴线即建城市”,突出生态自然、健康活力、便民惠民三大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占地90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塑造伊滨独特城市风貌。如今,在美观大气、入眼成画的中央公园中,乐道、健身广场、游乐场、亲子乐园等一应俱全,可满足全年龄段群众需求。同时,伊滨区坚持建管并重,成立中央公园管理处,通过市场化招商,在城市驿站布局青年会客厅及咖啡、露营等时尚业态,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服务;推出以“未来科技”和“智慧伊滨”为主题的幻影灯光秀,实现自然风景与光影效果“水乳交融”,为市民游客带来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开展公园主题活动,2024年春节期间举办迎新春群众性文化活动13场,并组织“世界读书日”千人诵读、植树节植树、健步走等活动,持续丰富中央公园文化内涵。

向美而行绿意浓。伊滨区加速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高标准完成立雪公园1—5期绿化改造提升,建成投用水连寨公园;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建设安澜街、吉庆路和伊滨医院口袋公园,高标准建设吉庆嘉苑北小游园、咸宁寨游园、光武大道街头小游园等12个小游园,让绿色成为伊滨区动人底色。

安居保障暖民心。伊滨区谋划建设安置小区12个,经过多年努力建设、完善,目前众多居民搬进新家成为“新市民”;坚持人才为本、安居为先,聚焦青年人需求,按照智慧社区理念兴建青年人才公寓,配套建设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健身中心、青年驿站等公共空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年生活空间;聚焦高层次人才需求,谋划建设未来社区,树立城市生活新标杆。

“我们坚持多措并举,加速城市‘脱胎换骨’,不断激发城市发展潜能,释放城市发展动能。”伊滨区相关负责人说。

统筹抓好精细管理 畅通伊滨毛细血管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伊滨科技产业新城建设的一道“必答题”。

多年来,伊滨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出色的解答:在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从建设转向治理的大趋势下,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积极顺应百姓期待,秉持“内外兼修”原则,注重内涵品质,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共建共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畅通城市“毛细血管”,全力营造活力四射、宜居宜业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伊滨区的管理大格局正快速形成——

2023年年底,伊滨区开展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百日攻坚行动,围绕市容市貌、市政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和绿化管养、车辆停放4个方面,细化33项整治内容重点突破;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压实镇(街道)、社区、企业、商户主体责任,有效整合管理资源,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建立并完善“大城管”格局;坚持一月一观摩,现场交办发现问题,总结交流经验,让“一时美”变为“时时美”。

伊滨区的城市烟火气有味更有序——

在开展摊点和流动摊贩整治时,伊滨区坚持“有力度更有温度”,规范开放19个早市、夜市摊点,联合镇(街道)、国有企业建设美食街,引导3000余户流动商贩进入市场内规范经营;设置便民销售点,规划瓜农直销点,规定摊位经营时间和摊位摆放秩序;保留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又让城市环境整洁有序。

伊滨区的停车难问题正加速缓解——

伊滨区坚持疏堵结合破解停车难问题,规划建设民生停车场,近年来建设停车场22个,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380余个;采取“边划线边规范”的方式,因地制宜、见缝插针,设置路内机动车停车位273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3440个,新增充电桩1100余个,全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此外,伊滨区坚持改造与治理并重,从细微处着手,实施道路人非共板改造及绿化提升工程和积水点、老旧路灯、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等市政“微改造”项目,常态化开展窨井盖治理……一项项着眼细节的举措畅通了城市“毛细血管”,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维护美好环境的行列中来,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持续丰富消费业态 带动伊滨人气满满

繁华一方商业步行街人头攒动,“夜间经济”持续火爆;壹然在野等高端民宿和大型商圈吸引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尽享游玩之乐……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丰富的消费场景成为伊滨区广聚人气的“强磁场”。

为解决前期消费场景打造不够、人口潮汐式流动造成的区域消费活力不足的问题,伊滨区近年来制订出台商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根据社区、学校、企业分布情况及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消费需求,紧跟潮流丰富商业形态、体验场景和消费业态,高水平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不断提升城市经济活跃度。

落子布局构建大商圈。伊滨区“师范学院商圈”以玉泉商业街、立雪公园为主体,联动月明湾商业街、糖人街;“科技大厦商圈”以唐都逸景酒店、凯华大酒店为依托,带动酒店、餐饮、零售等服务业态升级;“公园街区”依托中央公园、立雪公园,引入专业运营商,植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业态,主动布局青年社交消费场景。

打造多层次商业业态。伊滨区谋划建设丹尼斯吉庆店、昊华商业综合体、时代广场、吉庆商厦等商业综合体,高标准打造诸葛里、繁华一方等五大特色商业街区;借鉴苏州“双塔”市集理念,加快打造烟岭、庞村市集。

加快发展酒店服务业。伊滨区通过招大引强盘活现有楼宇,引入全季酒店、维也纳酒店等品牌酒店;推进建设希尔顿花园酒店、奥体中心西地块酒店等3家四星级以上酒店,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务品质。

在崭新起点上推进城市提质,构筑新型城市天际线;抓好精细管理,打造服务群众新标杆;丰富商业形态,实现人气聚起来、消费旺起来……伊滨区正充分兼顾城市发展与群众需求,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全方位打造活力伊滨幸福城。

孙磊磊 袁燕芳/文 倪睿 刘璐/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