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5月7日,“青春心向党·科创筑未来”湖南工业大学首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开幕,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实力“圈粉”。中国8X8轮式装甲车,山河星航明星款“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北京BJ30“轻越野”新能源汽车,中车株机“爆款”车型模型以及各类火箭模型等国内前沿科技产品精彩亮相;除此之外,铝合金弹壳、全地形仿生蠕虫机器人、高效修复污染耕地的绿色纳米材料等近百个湖南工业大学师生的优秀科创项目一并集中展示,吸引了一批批师生“强势围观”,也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种下了一粒粒科技创新与实践的“种子”!
开幕式上,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蒋昌波在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该校青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机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发表主旨演讲并宣布科技文化节开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该校王愿先、侯添木、余茂林三位师生对各自的优秀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路演展示,多维展现了湖南工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中勇攀高峰,用科技创新的硕果点亮青春韶华的逐梦之旅。
开幕式后,刘友梅院士和与青年大学生们一同参观了科技文化节成果展,并与科创团队亲切交流。“一定要坚持科教融通,争做科技新青年;坚持手脑并用,争做改革实践者;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刘友梅院士充分肯定了该校师生立足“制造之城”株洲,争做创新追梦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意。他认为,这不仅是一次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科技与文化、创新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据悉,湖南工业大学始终坚持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湖南工业大学不断擦亮工业底色、做强“工”字文章,瞄准湖南先进制造业和株洲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文化传承为根基,鼓励师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和实践中来。株洲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红鼓励青年科创团队要赶走“拦路虎”、啃下“硬骨头”,在株洲这个充满机遇具有创新基因的城市,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近年来,湖南工业大学打造了以国家工程中心为标志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形成了跨学科团队协同创新模式,共立项纵向项目1000余项。记者了解到,湖南工业大学还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通过搭建多样化的产教融合型双创实践和协同育人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服务株洲“制造名城”培育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能力与贡献指数。(唐竟淳、张园、李非芳、徐杰、周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