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刚刚过去的“五一”,合肥已经抽去了最后一丝春寒,尚未迎来暑热,凉爽天气下,很多人选择趁着5天小长假阖家出门旅游。
在肥西,旅游行业再续春节热度,迎来一波又一波四面八方的游客。各大景区多点蓄力,平稳有序接待数万游客。
三河古镇景区接待游客达265228人次 ,紫蓬山景区49239人次 ,小井庄景区6470人次 。旅游盛况频登各大媒体榜单,数百万网友虽未亲至,也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云游肥西。
三河古镇
古色古香的三河古镇依旧是肥西旅游景点的大热门场所,五一期间特色演出昼夜不息,人们游走于古镇街巷间,感受这个城市的古色古香,各个演出地点挤满了老少游客。
在万年台广场上“送戏进万村”三河专场活动火热开演。庐剧大戏梁祝的爱情故事在千年后依旧动人心弦;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婉转动听,《天仙配》《路遇》《十八里相送》等名剧被一一搬上舞台。台上“唱、念、做、打”令人目不暇接,台下观众翘首相望,掌声雷动,喝彩声不绝于耳。
下午场的“曲艺杂谈”颇受男女老少喜爱,中国传统民俗演艺、杂技表演火魔方、晃管翘碗、头顶缸、太空漫步、晃圈、双人柔术等节目在观众群中激起一阵阵惊叹。
“古镇之约”“三河春颂图”等国风舞蹈表演令游客大饱眼福,舞姿轻盈曼妙,与三河古镇的古色古香相互映衬。
辞别白昼的欢闹,蜿蜒了千年的古河在夜色中静静流淌,夜间的三河古镇借助科技的力量焕发光彩,水幕激光秀美轮美奂,满载着游客的花船划破河面,一曲《听南河》悠然婉转,游客坐花船巡游,轻舟过两岸古巷;沉浸式水幕电影《梦回三河》缓缓叙说属于这个城镇的历史。
紫蓬山风景区
五一假期,多数人都想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登高望远、呼吸新鲜空气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作为庐州第一名山,让每一位驻足的旅客都感觉不虚此行。多达3500公顷森林释放着氧气,茂密的植被滋养了丰富的物种,已知的各种植物达470多种,栖息鸟类120多种,鹭鸟就有10万余只……西庐寺、白云寺、五百罗汉雕塑、周瑜读书处、洗砚池、文昌阁、李典墓等人文景观亦坐立其中。
五一期间,一系列优质文旅项目已经落地面向游客,环紫蓬山民宿群如众星拱月环绕山峦,即便在五一拥挤的旅游场地游客也不愁住宿,“庐月又·森林咖啡”有醇香咖啡和精致午餐,让游客玩乐之余吃饱喝足。
长达8.8公里的“骑福圈在设计时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植物”,环线红色骑行道与蓝色车行道分流,安全感十足。
小井庄
趁着五一假期,众多家庭选择带着孩子,来到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开展红色教育。家长们带着孩子在此驻足,听讲解员细心解说。
在纪念馆,各类历史文件有序排列,分四个单元——“面临困局、奋力破局、艰难开局、开创新局”——无声述说着小井庄遭遇百年大旱时,冲破重重阻力,推动农村改革大潮的风云变幻史。
对这一段峥嵘岁月的纪念并非缅怀,而是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精神传承给下一代,汲取前人的精神力量,让后代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多媒体矩阵联合宣传
三河文旅运营的景区旅游盛况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抖音、小红书等多个新媒体平台纷纷出现三河古镇与紫蓬山、小井庄的身影。其中抖音视频平台最为火爆,“五一假期三河古镇人山人海”话题多次登上抖音榜首。
中华网、中国网、安徽交通广播、合肥市人民政府等官网媒体平台权威发布肥西旅游爆火现象。自媒体达人纷纷发布旅游攻略,从交通到饮食再到住宿,全方位助力游客吃喝玩乐,让游客少走弯路,旅游更尽兴。
节前检查不松懈,筑牢安全硬防线
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安全、平稳和有序,这是因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
为切实加强“五一”假日期间安全监管工作,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节日期间生产生活安全平稳有序,4月28日,三河文旅公司邀请第三方安全检查专家成立检查组,对三河古镇景区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查景区内各类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燃”。
力求做到“全覆盖、零死角”。安全准备工作事无巨细,沿河防护设施、警示牌设置;食品和消防安全更是作为重中之重进行全方位排查。同时安排各类安全应急预案、隐患自查台账等应急保障措施。
坚守岗位,服务群众
大家都在出门旅游、拍照打卡、品尝美味时,有这么一群人,选择在五一假期默默奉献着,他们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为假期旅游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贡献力量,让前来肥西旅游的游客拥有了良好体验。
他们是日复一日耐心为游客讲解的景区讲解员,是遇到难题应声“有我在”的景区协管员,是勇敢守护游客的景区应急处置队员,也是用微笑着说“您好“的景区景管员和为人们提供问询与帮助的景区志愿者。
假期已过,游客离开肥西,虽带不走这里的风,带不走这里的水,但是带走的美好回忆可以细细回味。人群喧闹过后,这座古朴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城镇仍旧静静伫立,它曾用热情欢迎来到此处的千万游客,又在不停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等待下一次人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