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非遗成果丰富文旅体验

5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6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丰厚。这个“五一”假期,被誉为“湾区非遗珍宝盒”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面向公众“首秀”,岭南各地精心策划的丰富多彩的非遗大戏轮番上演,丰富了游客的文旅体验。

【文化中国行】非遗成果丰富文旅体验

来源: 经济日报
2024-05-06 09: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6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丰厚。这个“五一”假期,被誉为“湾区非遗珍宝盒”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面向公众“首秀”,岭南各地精心策划的丰富多彩的非遗大戏轮番上演,丰富了游客的文旅体验。

5月1日一早,开馆时间还未到,广东省非遗馆门外前来“寻宝”的观众已排起长龙。在“山海之间”展厅,一条22米长的龙舟格外吸睛。它来自“中国龙舟之乡”东莞中堂镇,出自国家级非遗项目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霍沃标之手,是馆内规模最大的展品。龙舟下方运用现代科技呈现水波纹效果,与室外的珠江水景相互映衬,观展与观景结合,相得益彰。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蓝海红表示,该馆征集了将近1000件(套)展品,主要展示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保护传承实践成果,其中不乏名家大师的经典之作。非遗馆恰如岭南文化的“基因库”,成为湾区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非遗保护需“见人见物见生活”,在蓝海红看来,非遗项目如珍珠般散落各地,非遗馆能以有限的场馆链接无限的非遗生活。“五一”期间,广东非遗馆“变身”非遗活态展示大舞台,阳江风筝、广州榄雕、潮州工夫茶艺等岭南特色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展演,一站式呈现“非遗大餐”。

在西关打铜技艺展位前,西关打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苏广伟带领孩子们体验敲制杯垫的过程,几分钟就制作完成一片线条流畅的杯垫。广州榄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改良了榄雕技艺,原本要3年才能上手的榄雕,如今普通人只需10节课就能掌握要领。

“五一”期间,各类非遗嘉年华活动也在岭南多地开启,文旅融合助力非遗保护与利用实现良性循环。在东莞市茶山镇,“多彩南粤 幸福游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暨2024年茶园游会盛大举办,平日安静的南社明清古村落热闹非凡。古村广场上,英歌舞等非遗项目轮番上场表演;非遗墟市上,茶山公仔、石龙醒狮头、莞城花灯等技艺和产品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体验、选购。据介绍,作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岭南盛会,游会精心筹备了祈福乡村游、非遗汇演、茶山食品文化节、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等24项主题活动、近100场子活动,集“非遗、文旅、美食、潮玩”于一体,让游客享受多重文旅体验,品味非遗的文化魅力。 (经济日报记者 郑 杨)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