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渝蓉高铁重要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沪渝蓉高铁重要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29 16: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 北京 4月29日电)4月29日,记者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设)获悉,"领航号"盾构机在崇明岛顺利始发,标志着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取得重要进展。世界上建设标准最高、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水下盾构隧道正式开启穿江之旅。

沪渝蓉高铁由中国铁设勘察设计。其中,崇太长江隧道作为中国首座在万里长江入海口宽大水域、软弱地层、河床冲刷环境中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越江隧道,是在复杂环境、软弱砂土地层修建的首座超大特长越江高铁隧道,集"长、大、高、深、险"等特点于一身,工程建设面临"大直径盾构超长距离下穿长江施工、超高水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防水、软弱地层河床冲刷环境隧道变形控制、特长越江盾构隧道运营防灾及疏散救援"等难题,多项技术指标刷新世界之最,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工程建设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和风险挑战,中国铁设组建以勘察设计大师领衔、集团公司副总工牵头、长大桥隧中心为平台的专家团队、技术攻关小组和项目设计队伍,通过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和科研攻关,创新解决工程重难点问题。

中国铁设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专业负责人王乐明介绍,设计团队通过针对性空气动力学效应专题研究,创新断面优化与空间综合利用,减少隧道开挖弃渣约10万方,降低工程投资3.1亿元;开展了大型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探究河床冲刷运营隧道变形特征,创新隧道结构安全与防水性能一体化提升技术,采用轨下纵梁和内衬式盾构隧道复合结构体系,保障运营隧道安全;开展盾构隧道防水技术专题研究和现场试验,创新盾构管片与内衬结构一体式防水技术,建立分区防水体系,解决了高水压盾构隧道防水难题;融合光纤传输、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数据驱动的高铁盾构隧道智能健康监测体系,为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保驾护航。

沪渝蓉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通道的建成将进一步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崇太长江隧道工程的顺利建设,将对推动长大越江跨海隧道工程建造技术进步和保护长江流域的绿水青山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