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深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纪实

长沙理工大学深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纪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28 15: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五年来,长沙理工大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形式、夯实基础、统筹资源,努力建好“金课堂”“主阵地”“大格局”,扎实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奏响培育时代新人强音。

守正创新,打造思政育人“金课堂”

“既要做好学理化阐释,又要做好大众化表达,切实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2023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讨过程中,付宏渊指出,要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运用好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学校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

五年中,学校党委高位推动思政课建设,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重点,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笃信长理”;不断巩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集结校内外专家组成高水平教学指导团队,开展“青蓝计划”对青年教师一对一、点对点指导……

越来越多立体而多元的“名场面”在思政课堂涌现——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活跃着百余名长理校友的身影……”在解读“工程报国”四个字背后蕴含的深意时,张明海教授深情为同学们讲述“长理人在伶仃洋上的两千个日夜”;

为了引导同学们思考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情感迷思等问题,在阐述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与应对时,陈万球教授随口朗诵起机器人小冰写作发表的诗歌;

赖某深教授将思政课堂搬到长沙的大街小巷,带领学生探访长沙市古旧书店,在探寻长沙厚重历史文化的同时,助力推动“书香长沙”建设;

青年教师钟芙蓉老师则带领学生拍摄微电影《炼》,将“理”融于“情”,让学生们在观影中迸发出“青春就应该在烈火中淬炼”的强烈共鸣……

五年来,学校涌现出李雨燕、郭华等湖南“最美思政课教师”,教师们知情意行的全方位引领,把“有意义”变得“有意思”,让更多学生爱上“真理的味道”。

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讲

四位一体的思政课程群也在探索中打造,“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开放式课堂”让思政课学习4年全覆盖、有特色、有梯度、不断线,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全面融入各门思政课程。截至2023年,长沙理工大学5门本科生主干思政课程和3门研究生主干思政课程,已全部获批国家级或省级一流课程(含思政课“金课”、精品示范课程)。

以教学创新实践为基石,学校思政理论研究持续攀高。五年来,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斩获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及其他项目20余项。

固本强基,筑牢思政育人“主阵地”

“每一条高速公路、每一座大型桥梁,每一条电网的建设都有长理人奋斗的身影……”这个周末,材料学院大一学生陈昊龙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学校“三全育人”教育基地,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感悟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领会长理人积极投身伟大时代和伟大事业的守正拓新精神。

“深受震撼!我希望未来也能够像杰出校友们一样,成为底色亮、实践强的优秀长理人!”参观学习过后,陈昊龙激动地表示。

占地1900平方米,2000余件照片、模型和实物,全景式、沉浸式互动教学……作为湖南首家展现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系统总结高校育人经验的展示平台,长沙理工大学“三全育人”教育基地是学校创造性开展思政教育、筑牢思政阵地的一次有益尝试。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在“三全育人”教育基地为学生讲课

开放以来,“三全育人”教育基地已接待校内外团队800余个,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理论宣讲活动450余场,累计进馆参观人次近7万;举办“新时代十年”成就展、开设了“红色故事会”“小小科学家”等特色课程、打造了精品研学路线。2023年,基地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

阵地建设远不止于此。2023年3月,学校交通青年“一站式”育人社区变身“就业小屋”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新闻刷屏网络。社区内设置了就业宣讲室、团体辅导室、个体咨询室和企业面试间等功能区域,就业实习招聘、创新创业指导、就业政策宣讲、就业促进交流等“一站式”服务一应俱全,引得学生连连点赞。

企业在交通青年“一站式”育人社区招聘面试

目前,学校已打造了交通青年“一站式”育人社区、土木学院“砼话里”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汽机学院“匠心学堂”育人社区、经管学院“经世管界”育人社区等特色学生社区,形成了“1个‘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7个特色学生社区、数个二级学院品牌育人服务站”的“1+7+N”新型学生社区管理模式。

平日里,“小社区”发挥着“大功能”:党建引领、主题教育、成长辅导、学习交流、就业指导、运动休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各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任教师定期“进社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辅导,将思政教育与管理服务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空间,让同学们“足不出楼”就能便捷处理学习生活问题和困惑。2023年,学校获评湖南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示范校。

集聚资源,共建思政育人“大格局”

2023年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遴选结果,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结对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成功入选。这意味着学校深入开展实践研学、开发优质思政教学资源再获高层次平台支撑。

如何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长沙理工大学坚持“开门办思政”,将“思政小课堂”搬进“社会大课堂”,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实践教学,促进“大思政格局”资源要素同频共振。学校积极与红色教育基地、大型企业、工程建设现场、乡村社区等多元化实践资源对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赋能。

长理学子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学习实践

水利学院“大禹之子”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坚守在保护水资源、弘扬水文化一线,足迹遍布湖南省内外各大水系;电气学院实践团队深入祖国各地电力行业工作岗位,书写了“千条线路巡线数据、万条红外测温数据”的实践答卷;土木学院“博士服务团”坚持服务偏远地区开展危桥病桥检测,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艺术学院“艺”力量以青春之笔助力绘就美丽乡村画卷;物电学院“小小科学家”团队将趣味科学知识送进山区小学……他们都是学校不断深化实践育人,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的生动缩影。五年来,学校1600余支队伍、3万余名师生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开展火热实践。

青年学生不但“会做”也要“能讲”。学校鼓励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积极实现角色转换,由“被动听”变为“主动讲”,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2021年,学校成立研究生宣讲团,团队现已深入校园、社区、乡村开展党史教育、雷锋精神、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宣讲200余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长沙理工大学将持续探索“大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和新路径,积极展现长理作为、彰显长理担当,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邹硕|刘飘逸)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