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19日电(记者 吴燕博)大约25亿年前,当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汪洋大海时,嵩山首次横空出世。大约5.7亿年前,当嵩山最后一次升出海面,雄姿矗立碧天时,喜马拉雅山和秦岭山脉都还在海底沉睡。东西横亘60余公里的嵩山,有的岩龄已届36亿年,被称万山之祖、五岳之尊。
嵩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东延,主要山脉是少室山和太室山,素有“山上有72峰、山下有72寺”的说法。少室山五乳峰下丛林中的登封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闻名世界,这座拥有1529年历史的禅宗祖庭、佛教古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全球。
少林寺无疑是嵩山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但这里的明珠还有很多,他们都在少林文化的带动下而更加闪亮。
少林古刹与时俱进走出去:服务人类健康
截至2023年12月,少林寺先后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62个少林文化交流中心,全球范围内属于少林文化直接会员的洋弟子有800多万,每年吸引近700万中外游客及武术爱好者来到登封。
2024年1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少林文化中心的负责人释延夫(Gizatullin Oleg)和释延滨(Vsemirnova Svetlana)夫妇来到登封少林寺参与少林功夫“段品制”考核,这对分别习武30多年、13年的俄罗斯夫妇最后由释永信授予四段证书。
少林功夫“段品制”由低至高依次为九段九品,九段后可以晋考品阶,升段与晋品都有严格的理论和技术考评标准,由少林寺与河南大学武术学院于2018年合作研制推出。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曾表示,少林功夫“段品制”的实施,将使少林功夫的海内外传播驶上快车道,为全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让少林功夫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的健康。“段品制”借鉴其他体育项目段位制成功经验,建立了符合新时代少林功夫传播需要和博大精深少林功夫文化特质的标准化体系。
圣彼得堡少林文化中心目前有学员30多人,借助当地一个体育学校的场地常年开展少林功夫教学。56岁的释延夫说“我们每天早上都在伏尔加河岸边练习少林功夫,从气功开始,打坐修行”。
圣彼得堡少林文化中心负责人释延夫、释延滨夫妇在伏尔加河岸边练习少林功夫
36岁的释延滨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生活4年,汉语流利,“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也会遇到治愈自己的独特方式。少林功夫文化让我在心灵上也得到修行”。
“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坚持练习气功对提高肺部和心脏功能、提升我们的免疫力、缓解因疫情带来的焦虑有很大帮助。现在,身边的每一位朋友都被少林文化所感染,遇到问题都会找我们求助,我们教他们练习气功、缓解抑郁和压力情绪,修身养性。希望未来能到登封长期居住生活,继续深入学习少林文化”。
少林功夫讲究禅武合一,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中医学等多种文化。少林寺禅堂负责人释延豊(li)表示,“我们的心时常被习气烦恼所动,躁动不安,先让自己静下来,些许时间后你会发现脾气没那么大了,内心也没之前那么躁动了。所以平静的心态非常重要,禅修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善于发现真实的自己。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及时调整心态”。
除了推动少林文化走出去,“少林寺近年来也一直积极外派法师帮助登封卢崖寺、水峪寺等全国多地古寺庙开展传统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以带动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发展”,少林寺外联处的负责人释延洲介绍。
悬崖峭壁上的嵩山禅院:弘扬古老的少林禅武医文化
相比少林禅武功夫,不那么为人所知的少林禅武医文化近年来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关注。在离少林寺8公里的少室山三皇寨悬崖峭壁上,有一座嵩山禅院,是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法门的修行道场。1994年,少林寺僧人释德建遵受恩师之命,筹资修复禅院即将倒塌的殿堂,弘扬禅武医文化。2005年,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在嵩山禅院成立,由释德建任院长。
云雾缭绕下的嵩山禅院
2007年研究院举办第一届嵩山少林禅武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包括20多位国际友人在内的170多人徒步攀登三皇寨,相聚禅院交流。2013年6月1日,历时近20年,禅院修建完工。
释德建的弟子释行嘉介绍,“目前,研究院还开设禅武医官网,向大众免费普及禅武医文化,近百万人从线上线下参与禅武医文化的公益教学”。
在禅武医官网有一封2013年来自澳大利亚人大卫·伊恩·伯恩斯(David Ian Burn)的感谢信,信里介绍他因为华人妻子而结缘嵩山禅院并多次到访,在2010年被诊断出癌症后,了解到许多治疗资料都推荐素食和冥想,他意识到这和古老的禅武医有许多共通之处。德建师父给了他许多建议和帮助,亲自教他练习丹田呼吸法,并允许他在手术前的两个星期里住在禅院。
“他的忠告和支持给了我信心,使我能以放松的心态、准备周全地迎接手术。他还给了我一些草药,这些草药对我的术后恢复很有帮助。我的伤口都痊愈得非常迅速,非常彻底,医生们告诉我我的伤口愈合的非常美丽”,信里写道。“我的癌症没有再复发,我仍然是一名素食者,并且每天练习丹田呼吸……我肯定是一个更健康的人了,但可能更重要地是,我还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那些草药也帮助了他澳大利亚多位好友应对肿瘤癌症放疗导致的口腔严重溃疡。
现在72岁的大卫说“练习内养功已经是我们的生活常态,也可以说禅武医是我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很平凡,但是每当我们因为常常练习禅武医而迈过人生中一些坎时,会有一些感动的时刻和感慨。感恩与师父及师父的弟子们结下的缘分,以及他们持续不断的友善”。他从2019年起就开始写书,希望让更多的西方人通过这本书来立体地了解禅武医文化。
冬日白雪皑皑的嵩山禅院
“生命就在呼吸间,丹田呼吸法是嵩山内养功法的基础,是少林禅修的基本法门,同时也是改善人们心理及身体状况的良方”,香港中文大学脑神经临床心理学家、释德建的弟子陈瑞燕教授说。其团队关于丹田呼吸的基础研究指出,修习内养功有助于提升大脑功能,改善情绪、睡眠以及肠道问题。她修持中国禅武医法门十多年,研究成果已先后发表于多部国际学术期刊,著作《安心之道》《德建身心疗法》等相关书籍。
“嵩山禅院以修心性 正品德,慈悲行,练武强身健体,习医养生济世的思想为纲领。当下公众社会压力普遍较大,禅武医文化倡导大家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嵩山内养功法》等强健体魄,身无痛心无苦,积极乐观的生活。培养仁爱之心,关注他人的需要,从而减轻自己的焦虑和压力;放下过多的欲望和执着,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释行嘉表示,目前禅院也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的岭南禅院开设中国生态养生文化基地,以禅武医文化免费服务公众。
嵩山物华天宝、中药材丰富,相关中药材种植产业正在兴起;登封有很多自然风光秀美的古老静谧乡村,适合康养修行,政府也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旅振兴,“禅院有在登封山村发展康养基地的愿景,不过还需要看各方愿景是否一致,因为禅院一直秉持传统宗风,以公益慈善的方式为社会大众服务”,释行嘉表示。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创新少林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自2007年起,每年2月底至12月初,在距离登封市西10公里、距少林寺7公里的待仙沟,每晚8点都有一场大型实景音乐盛典吸引着数千名中外游客的注意力。
这场音乐盛典名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主要表演舞台为一片峡谷,山呈竖状排列,近、中、远景层次分明,峡谷内有溪水、瀑布、小桥、巨石、树林和寺庙等,构成实景表演的要素。整个演区面积近三公里,演出最高点1400米,为全世界最大的实景舞台。观众席由曲折的木廊和庙宇形态的建筑构成,观众席内放置3000个蒲团。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观众席
演出的内容以少林寺历史故事和禅武文化为主,同时兼顾琴棋书画。88架古筝的激情演奏,近600人的禅武演绎,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奏响了一曲中岳嵩山的辉煌交响。2023年8月,该演出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中岳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风光秀丽,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嵩山需要换一种方式来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魅力,将嵩山从单调的‘登山、看寺庙’的旅游概念中解脱出来”,音乐大典的副总经理周鼎钧介绍。
20年前,著名策划人、剧作家、国内首部实景演出创作人梅帅元及其团队来到嵩山待仙沟,经过半年的实地考察,确定打造一台演绎和谐中原文化为主题,以深度挖掘禅宗和少林武功资源为切入点的山地实景演出剧目。梅帅元又邀请著名音乐家、曾获得奥斯卡原创音乐奖的谭盾先生,禅学顾问易中天,少林文化顾问释永信、著名舞蹈家黄豆豆,联袂打造出了这样一场以中岳嵩山的自然景观为天然舞台,以少林禅武文化内涵为底蕴,以音乐、舞蹈、武术、灯光为载体的大型山地实景演出。
“演员主要有武术学校表演队、艺校舞蹈专业演员、嵩山表演队演员、当地群众演员以及一些兼职演员。当地群众演员有50人左右,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比如羊倌、马倌等,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农户,文化程度不高,参与表演对他们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周鼎钧介绍,2007年以来,音乐大典共接待中外游客600余万人次,省外和国外游客超30%。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表演现场
曾经观看音乐大典的年轻妈妈“天边”在社交平台上这么评价“音乐大典不看会后悔,以嵩山为舞台背景,太独特了,节目非常丰富,表演也很专业,孩子后来有点困,让她睡 她说要看节目。禅宗主题的歌乐非常治愈,适合孩子、热爱自然的、疲惫的都市打工人。一个小时的表演结束后,很多观众都自发鼓掌、意犹未尽。演出结束后,走路5分钟就到了旁边的照见山居别墅型园林酒店入住,也非常方便”。
禅心居民宿:禅文化为古老乡村注入新生机
在距离少林寺5公里、距离音乐大典不到4公里处的杨家门村,古民居院落老砖泥墙、小桥流水、山石草木错落有致,一片山水田园风光,2018年入选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这里还有另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禅心居(适合修养身心的居所)民宿,被不少网友称为“郑州小江南”。
目前,禅心居建成了一个集食宿、功夫表演、田园康养、农事传统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传统文化研学体验中心,还联合清华大学成立清农学堂(嵩山)乡村建设研究院。
然而,2011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荒芜的空心村,因为地处山坳、交通不便,村民逐渐搬出,老房子破败不堪。禅心居的创始人陆海龙,用十多年的时间,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对这里的旧村居进行保护修复和再利用,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年代记忆,也让村子重新恢复了生机。
陆海龙来自江苏溧阳的一个乡村家庭,1981年17岁的他只身来到少林寺拜师学习武术,先后在全国多项武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于1996年创办了一个武术学院。
禅心居经理刘少丽讲到“陆师父心系家乡、很有乡村情怀,他早在2000年之前就开始筹划改造少林寺附近的破旧山村,当时在河南还没有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概念。直到2011年他来到杨家门村,这里杂草丛生,只剩一户孤寡老人居住,非常僻静。在当地少林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他个人出资租下杨家门旧村落近130亩地、着手修复古民居,而后逐渐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我们的建筑施工团队都是本地村民,他们修建自己的村子都很用心。民宿里的工作人员也有30多名本地村民”。
秋冬季节的禅心居民宿客房窗景
48岁的客房服务员耿建玲在名为“远山”的民宿院子里工作,她说“这里就是我公婆以前的老房子,天天在这里打扫,维护自家的老房子,是件幸福的事儿”。
禅心居的地下基础设施就建了三年,花了几百万,建设了当时登封市首例民间私人出资的污水处理系统。“现在整个村子以及附近村子的污水都在这里处理,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污水处理过的中水维持禅心居整个大的水系循环和植被灌溉。遍布禅心居的水系,让古老的中原村落增添了温婉灵动的气息。”
这里第一个建好的院子——崇山书院2014年开始营业,面向陆师父的武校内部招生,开设系列传统文化体验课和寒暑假研学活动,让那些习武的青少年可以在幽静的自然环境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慢生活中更好地观察自己、感受生命、懂礼明德、修身养性。
青少年在禅心居习武
老房改造的民宿2018年开始营业,共13间客房,内部是简洁舒适的现代化设施,配有素食餐厅、咖啡馆、露营烧烤区等,吸引了郑州、洛阳等周边城市的许多年轻人来打卡拍照,感受自然、对话历史,体验安静而古老的乡村山居生活。
刘少丽介绍,“这个村子最早是通往少林寺和洛阳的重要驿站,历史悠久,周边还有不少值得探索的古树古建筑。雨天这里会更美,山间村落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禅心居对游客免费开放参观,村里的老人经常过来晒太阳散步,有的家里来亲戚客人了也会特意带过来看看。”
禅心居创始人陆海龙的洋弟子们夏日在禅心居学习禅武文化
“像春节这种长假,禅心居会接待很多省外游客、注重修身养性的团队游客。每年暑假我的国外弟子也会带着他们热爱少林功夫的外国友人来禅心居学习少林功夫。”禅心居创始人陆海龙说。
2月下旬,禅心居荣获登封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优秀企业,陆海龙表示未来也有意向用禅心居的改造理念帮助更多的山村建设美丽宜居的民宿。
“景城一体”:华夏文明看登封,心灵家园在嵩山
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张雪霞表示,登封塔沟武校目前正与一家创作深度沉浸式体验剧目的公司合作,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打造“少林武术活态博物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少林文化、嵩山文化,可以在登封多玩几天。我们也在鼓励建设更多的酒店、民宿,满足更多游客的住宿需求。
“达摩不远万里从印度来到这里,这是一种中外文化的交流;古代不管儒释道哪个学派,都有许多文人先贤来嵩山隐居修行,也体现了嵩山文化的包容性、和平性、创新性、连续性、统一性等。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有烦恼的时候就会来到嵩山,这里也是她最终决定放下权力的地方,新建的中华女子祈福园就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展现这段历史。华夏文明看登封、心灵家园在嵩山,希望游客来到登封,都可以把烦恼扔出去,充电蓄能启新程。”张雪霞介绍。
“禅即生活,讲究专注内观、静心思考,行走坐卧一切皆可禅”,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嵩山文化研究者常松木说,“嵩山文化不止有少林寺,嵩阳书院在北宋时期、中岳庙在清朝时期都闻名遐迩,作为儒释道文化合流之地,这些文化相互影响、彼此吸收,都注重修身养性。登封发展康养旅游业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先天地理优势。
少林寺的名气太大了,嵩山有太多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登封有太多历史文物古迹了。以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遗产为金字招牌,带动嵩山自然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宣传推广,推动全域旅游、景城一体建设,提升文旅品质、富民兴产,不仅要做好现有知名文旅产品的精细化运营,也要提高全民服务意识、做好全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普及等基础工作。
登封可以抓住郑州打造文化强市的契机,对标同样地级市的敦煌,恢复其在历史上多元文化交流的盛景,打造中原地区的国际文化交流重镇”。
(文中照片与视频均由相关机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