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9日电 当地时间3月8日,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开幕。本届中非智库论坛由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金华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作为中非合作的“二轨外交”和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的预热活动,本届会议得到了非洲学者的广泛响应,驻坦国际组织代表、外交使节及来自中国和非洲共50个国家的政府官员、智库学者、媒体记者、企业家以及超过300人线上线下参加会议,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非实践”为主题,探讨新时期中非双方的重大关切和战略合作,推动落实中非合作的各项倡议与成果,为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的举办与新举措的出台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积极为“全球南方”力量崛起提供思想引领。
坦桑尼亚教育、科学和技术部副常务秘书詹姆斯·姆多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陈明健、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山、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执行校长尼尔森·博尼法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主持开幕式。
詹姆斯·姆多埃认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各项举措有力推动了非洲的多样化发展,在非洲工业化和现代化等方面为非洲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为了更好地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构,我们需要寻找最适合双方发展的合作方式,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改革,加强对青年人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中非智库论坛通过举办系列高水平活动,有效加强了中非各界的联系与沟通,希望中非智库学者可以优先关注教育政策改革,重新审视当前教育问题,提出更具包容性的方案,为坦桑尼亚学校教育与就业协调发展提供更多务实性建议。
陈明健指出,中方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与非洲朋友一道,团结合作,携手前行。坦桑尼亚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2023年中坦贸易额达到87.8亿美元,同比增长5.7%。中国连续8年成为坦桑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中国也是坦桑尼亚最大的投资来源国。陈明健表示,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发展,将深刻改变世界历史进程。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中非智库论坛为中非发展合作建言献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将为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凝聚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
尼尔森·博尼法斯表示,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创办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是推动中坦双方增进理解、加强沟通的重要平台之一,达大致力于加强与全球各高校合作,期待与中国高校开展各方面的深入合作。尼尔森·博尼法认为,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智库论坛是中非民间交流的重要沟通平台,工业化、农业、金融服务、绿色发展、贸易投资、消除贫困、公共服务、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诸多主题得到充分关注和讨论,有力推动了双方理解,为务实行动提供思想支持,为增强中坦合作提供坚强保障。
蒋云良表示,非洲是学校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点区域,学校已形成非洲学术研究、汉语国际推广、涉非人才培养、对非校际交流、中非经贸合作五大领域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中非合作正迈向新征程,本届论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非实践”为主题,中非学者围绕双方在全球发展合作、安全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互鉴中的主张和实践,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希望中非各界代表围绕主题,交流观点增共识、集思广益谋落实,共同为中非关系发展添砖加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共享理念,同行致远。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居代表中非五十个国家的学者联合发布中英法文版本的《构建中非智库合作网络倡议书》。在倡议书中,中非学者一致认为历届中非智库论坛在弥合中非思想、价值观和实践做法方面取得了积极突出成效;加强中非智库合作,构建中非智库合作网络,有助于促进双方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中非学者共同提出十条具体倡议,涵盖教育合作、学术交流和伙伴关系发展、历史文明与文化互赏互鉴、强化与私营部门合作、落实双方协同行动联合监测和评估机制,畅通沟通渠道等具体务实性建议。
开幕式环节还举行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东非分院、中坦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智慧管理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期间,金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阮刚辉作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推介、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总经理杨小军作中非合作重点项目推介等活动,还展出了刘鸿武教授《中非关系七十年》英文版等系列非洲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