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消息,2月10日至17日春节黄金周期间,阳朔县共接待游客142.47万人次,同比增长36.93%;实现旅游消费收入20.23亿元,同比增长46.17%。(人民网 2月18日)
随着甲辰龙年春节假期结束,国内旅游市场的“热辣滚烫”彰显了居民出游新风尚、消费形势多元化的旅游方式,也体现了旅游对当地发展、经济增长具有强大推动力。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文旅热潮不仅仅是文博场馆里过大年,还发展出县域文旅受热捧的新趋势。
路网畅通助力县域文旅“上大分”。随着我国铁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城、古镇或乡村等秘境美景逐渐向世人揭开面纱,蕴藏着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神奇魅力成为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广西桂林阳朔县兴坪古镇,在春运期间累计接待游客量约30万人次,大部分来自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游客搭乘贵广高铁两三个小时便可到达兴坪;去年8月开通运营的贵南高铁迎来首次春运,沿线站点荔波县小七孔5A级景区3天累计接待游客超14万人次,火爆程度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由此可见,高铁直达县城极大提高了出行效率,不仅符合游客“走得了”和“走得好”的出行愿望,也减轻了旅行中慌忙寻找路线转乘搭车的心理困扰。铁路独有的大交通与大客流优势在春运期间进一步显现。
高铁牵手县域文旅焕发经济活力。近年来,“高铁+旅游”模式热度高涨,“坐着高铁去旅行”已成为时下游客鲜活的生活图景。今年春节假期,各地呈现年味浓、人气足、旅游热、消费旺的局面,桂林阳朔县实现旅游消费收入20.23亿元,同比增长46.17%;福州平潭县实现旅游收入超4.39亿元,同比增长133.3%。节节攀升的消费数据印证县域文旅的火热绝非偶然,高铁穿城而过势必会促进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除了吃、住、行、游等物质方面的消费,游客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也占很大比重,比如古法制糖、刺绣、扎染等丰富的非遗文化均吸引游客跃跃欲试。而在此前,铁路部门与旅游部门针对游客不同的交通需求携手推出高铁旅游计次票产品。以“厦门+福州+平潭”“厦门+福州+泰宁”2种旅游计次票为例,一票可打卡两市一县,灵活的高铁计次票将市内旅游联动县城景点,盘活文旅资源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从县域文旅热潮中感受国内旅游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立足资源禀赋,用好资源优势、推进文旅融合,才能将“客流”真正转变为“客留”。未来值得期待,路网不断延伸让高铁牵手更多县域文旅碰撞出更加精彩的火花,在精品旅游线路上力争以精细化、人性化、多元化的创新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为县域文旅书写“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新篇章注入动力和活力。(韩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