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油茶只需要一瞬间,忘记油茶却需要一生。”调研时恭城油茶协会相关负责人刘守高如此向我们介绍恭城油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恭城瑶族油茶文化习俗拥有着千年历史,是恭城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油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油茶预制品实现量化生产,为油茶文化、油茶经济打破时空限制,扩大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
2024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恭请喝茶队”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在李天雪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桂林市秀峰区桂妃御品油茶餐饮馆,围绕该企业旗下的油茶预制产品的发展现状,展开了调研,探索油茶预制品的发展之路。
“桂妃御品”,一家做线下油茶餐饮与售卖油茶预制品相结合的餐饮馆,坐落于桂林市的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是世界各地游客在桂林了解油茶文化的一个窗口。12日晚上八点,调研小组到达桂妃御品餐饮馆,餐饮馆老板张金平为团队成员进行油茶预制品解说。
(团队成员对桂妃御品油茶餐饮馆老板张金平进行采访)
通过张女士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桂妃御品”油茶是粉状冲泡式浓缩油茶,包装高级,保质期长,品质优良。各方面的优势使得“桂妃御品”油茶成为了代表桂林特色的旅游产品,目前市场上仍然比较缺乏同类型产品。2023年这家企业便获得了广西特色食材创新大赛金奖。
真材实料,守护好油茶预制品的品质,是“桂妃御品”的核心密码。“我们秉承的是我们的品质,我们用内涵打动所有入店的客人,”张女士向调研小组介绍,“希望通过我们的传承,让‘桂妃御品’成为世界了解恭城油茶的窗口,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感所在。”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外国友人进店参观。在张女士的引导下,团队成员与外国友人一同参观了店内油茶食材展示区,领略了一番油茶内在的风采。从独特的生姜品种到油果,从茶叶到葱花,“桂妃御品”的原料经过精心挑选、细心加工,最终形成高品质的粉状油茶预制品。
(团队成员与外国友人参观油茶食材展示区)
在与张女士的深入沟通中,团队成员进一步加深了对油茶预制品的了解。“桂妃御品”油茶餐饮馆开业至今已有十余年,但“桂妃御品”预制油茶仍是一个一两岁的新生“婴儿”。
目前,“桂妃御品”油茶餐饮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美团等新媒体平台,大多是宣传线下门店为主,油茶预制品尚未开通开放性线上购买渠道。“客人来到店里,觉得喜欢,那就带一些走。”张女士向团队成员。有时候客人觉得喜欢了,也会推荐给别人,“桂妃御品”在口口相传中得到了传播。当看到客人们拍的视频,有些比自己拍的还要好时,张女士也觉得由衷的感动,因为有更多人了解到恭城油茶产品、恭城油茶文化。
(老板张金平为团队成员介绍新媒体账号运营情况)
当与团队成员谈及油茶预制品的发展有什么困难时,张女士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每个人对困难的认知不一样,困难还是有的,但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太多了,一个一个去解决就好了。”接着便聊到了研发团队研制油茶预制品的个中曲折,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在张女士的讲述中变得生动鲜活,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敬意。
对于未来,张女士表示,传承好恭城油茶,传播好油茶文化,争取老百姓的认可,这是最重要的,也是能扛得住时间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调研的深入推进,团队成员对恭城油茶、恭城油茶预制品、恭城油茶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清晰地把握。团队成员表示,恭城瑶族文化底蕴深厚,对恭城瑶族油茶文化的理解更近一层,推动恭城油茶预制品产业的发展,既是恭城经济发展的助力器,也是传播恭城瑶族油茶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要求。(文:梁琪/陈心怡/韦为 图/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