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烟火、万象山河,村光灿烂,看幸福中国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2-22 14:25
2024-02-22 14: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1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发起推出的大型融媒体节目《村光灿烂看中国》首站落地四川。与四川省文联、四川文艺期刊集团联合打造的“天府文艺村晚”第一期—走进攀枝花盐边县“暖暖花城 滋味盐边”通过央视频正式播出。

《村光灿烂看中国》第一季总计10期节目,将以好物、好景、好地方为主线,通过热闹非凡的非遗民俗集中展示、搅动味蕾的多样化特色美食、激励万千人前行的乡村振兴故事、总台主持人倾力推荐、总台记者带队体验、专业网红团队助力家乡好物带货等.....将宜居宜业、和和美美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展现给广大网友。

传播+乡村:国家级新媒体平台助力乡村“强输出”

五千年农耕文明铸就的中国乡村底蕴,是乡村能够源源不断“强输出”的根本。进入移动端小屏时代,传播介质的介入则成为了乡村持续“强输出”的必要条件。扎根乡土、聚焦各地乡村文化发展、将乡村一线和村民的最原生态幸福样貌呈现给全国乃至全球,《村光灿烂看中国》用“观察员”的视角找到了又一切入点。

在“天府文艺村晚”盐边站中,你能看到当地31个民族和谐生活的幸福画面、也能跟着当地群众在新年伊始来上一桌地道的“坝坝宴”、或者与村民们手拉手跳上一曲欢乐的锅庄...草根性、民族性、自发性,《村光灿烂看中国》将不同地方的幸福具象成了十足的“仪式感”,送给每一个追求欢乐的中国人。

(盐边特色坝坝宴)

文旅+乡村:新媒体产品集群助力乡村文旅效应腾飞

乡村,本就是一场新媒体时代的“时尚大秀”。北有万里雪国、南有繁花绽放、东有辽阔海疆、西有大漠日落。中国乡村本就如诗如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这些诗画成为了一条条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创意十足的海报、一篇能够让人心头一热的爆款文章,向万千网友展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今日乡村。

《村光灿烂看中国》将全国多地壮美地乡村自然风光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二次创作,立足总台旗舰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进行大屏小屏融合传播,并通过全媒体平台集中对外进行推荐,不仅俘获了亿万网友的心,也让乡村的生活元素转变成为旅游属性的产品,为乡村增收、农业致富提供了又一助力手段。这场源自乡村、被全体网友围观的“时尚大秀”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感。通过《村光灿烂看中国》,新媒体产品的集群将近一步助力乡村文旅效应腾飞。

(果农向总台记者陈依铭及宾客分享水果)

互联网+乡村:总台记者深度体验、带货达人寻迹乡村振兴新链路

吃美食、看美景之外,《村光灿烂看中国》还将目光瞄准了最为火爆的达人带货。与主播在直播间带货不同的是,这次《村光灿烂看中国》将总台记者和专业带货达人主播集结成为了新的“带货天团”。一方面,总台记者通过强势储备向网友分享风土人情、趣闻趣事,在助力热爱旅行的朋友们增加选择的同时,也可以让喜爱“买买买”的“家人们”对“乡村之美、农民之乐、农业之益”增强了解;另一方面,专业的带货达人们在总台平台的加持下,也可以用专业的选货和带货能力近一步助力乡村电商。“观点输出+专业带货”,《村光灿烂看中国》正尝试打造一条电商助力乡村的 “新链路”。

(总台记者陈依铭在体验盐边县特产并采访村民)

用“六个1”看中国的“村光灿烂”

一组风光时尚大片、一场集群直播带货、一组爆款短视频、一场文艺演出、一组实力音乐人、一支总台队伍。在《村光灿烂看中国》“天府文艺村晚”盐边县节目中,“六个1”的内容组合全方位对外展示了一个立体的盐边县,这场央地合作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了又一条新途径,也将共同富裕、宜居乐业、和美乡村的幸福生活向全国网友作出了更为生动详实地描绘。

(格萨拉美好风光、盐边彝族风情、盐边幸福生活被融进《格萨拉》节目中,通过荧幕化叙述和文艺化演绎进行展现)

土地里长出来的艺术最具感染力,农民骨子里洋溢的文化自信最具生命力,这种“土味”是各地多样化“村晚”的最为核心的魅力所在。放大文旅产业溢出效应,带动提升各地“村晚”土特产品牌在市场上的认知度和销售量,提升地方文旅价值,让“村晚”切实将品牌效应转化为内生动力助力农民收入提高,赋能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既是国家级媒体持续探索的社会责任,也是央地合作的未来。

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一代又一代为乡村振兴奋斗的农人们将“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必能打好这场乡村全面振兴的漂亮仗。

生一方烟火,看万象山河。在村光无限中看前进的中国,现代化的乡村已跃然眼前。

来源:北青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