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遇 大文章”海报组图:非遗里的粤港澳大湾区

“大机遇 大文章”海报组图:非遗里的粤港澳大湾区

来源:新华网 2024-02-18 17: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结合,以多样而独特的演剧形式,渗透在岭南的传统和现代生活中,成为族群认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粤剧不仅受到两广人民喜爱,而且深受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之一。如今,粤剧不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醒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自古以来,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醒狮文化从岭南启程走向世界,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蕴藏着中国人坚毅自强、生生不息的精气神。

凉茶是粤港澳大湾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

或苦寒去火除湿、或甘凉清热除郁、或甘凉清热润燥,中药的博大精深经过历史的沉淀,全都浓缩在一杯杯小小的凉茶中。

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水网密布、河流纵横的岭南地区,扒龙舟是盛行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到端午时节,珠江河道处处可见赛龙夺锦的热闹场面。

龙舟承载着乡愁,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也蕴含着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这种力争上游、不断奋进的龙舟精神一直被岭南人所传承与弘扬。

咏春、洪拳、铁线拳、蔡李佛拳……粤港澳大湾区武术传统根基深厚,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国际传播起到独特的作用。

大湾区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和文化氛围,使得很多濒临失传的武术流派得以在此保留、传承,成为中国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而功夫正是从这里走向国际,成为世界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并引发全世界华人的民族身份认同。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