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由中国铁路文联、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联合组织的2023年“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全面展开。在全国各地的车站候车厅内、旅客列车上,一幅幅吉祥如意的春联、“福”字、年画被送到广大旅客手中,让旅客带着祝福踏上回家的旅途。据悉,铁路“送万福、进万家”活动已经连续开展9年,截至2024年春运,铁路部门累计为广大旅客和一线职工赠送春联和“福”字450余万套。
在中国,春运已经不仅仅是春节前后大规模的人口移动,而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春运是春节的乡愁,是千百年中国人回家的不变渴望。曾几何时,买不到的火车票一度成为乡愁的代表。现如今,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铁路运输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已经实现了瓶颈制约型运输到逐步适应型运输的历史性转变,春运期间彻夜排队购票,在拥挤不堪的环境中候车等现象已经成为了历史。
当归乡旅途不再一票难求,旅途中的人文关怀就成为旅客的更高层次需求,人民群众对于回归熟悉的年味的渴望更加强烈。
人民铁路为人民,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对于春运的新要求新期盼。铁路在丰富客运产品、提升春运服务品质的同时,我们还能够看到铁路部门在“温馨春运”上的用情用心。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丰富旅客出行期间的人文体验,除了送春联、送福字外,有的在候车厅内挂红灯笼、中国结,有的在动车组上张贴福字,有的在公益慢火车上为旅客送上快板书、舞蹈歌曲等特色节目,让旅客不仅能够“走得了”,还能够“走得好”。这样的图景让我们看到,在这个春运中不仅仅有“小家”的团聚与温情,也有“大家”的凝聚与感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送万福、进万家”活动背后透露出来的,也正是新时代下中国人日益坚定的文化自信。春联、“福”字这些传承千年的文化印记,是我们都能看懂的文化符号、能够接受的文化表达。这些春联、“福”字,除了部分是铁路部门邀请各地书法名家书写以外,多数是铁路职工书法爱好者书写,是朴实的劳动者向劳动者的祝福。
在中国人心中,春节是希望的符号,饱含着对一年诸事顺遂、幸福美满的愿景。面对辛劳一年匆匆回家的旅客,铁路送出的一张张福字、一幅幅春联,正是对每个归乡人美好的祝愿,愿每一名旅客平安到家、愿每一个家庭和和满满,愿祖国的明天风调雨顺。(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