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字为本打基础,干字当头勇争先。2023年,我县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会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三地一城”、建设“独好会昌”迈出坚实步伐。聚焦打基础、管长远,办好了一系列事关会昌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喜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为会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会昌县融媒体中心推出“精彩2023”专栏,回望过去一年的铿锵步履,展望新一年的美好光景。今天刊发《会昌: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3年以来,会昌县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作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坚持联农带农、延链强链,全面提升肉牛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日前,走进会昌县周田镇岗脑村肉牛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标准化牛舍鳞次栉比,一头头西门塔尔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饲料充分混合,在指定时间饲喂圈舍的牛只,为牛儿们提供足够的营养需求。
昌隆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伟:目前,我们周田这个肉牛养殖基地占地大概在14亩左右,栏舍面积在一万个平方,配套的宿舍、办公、还有草料加工、隔离棚这些加起来有三千多个平方,整个建筑面积在一万三左右。这里目前存了有个五百多头牛,进满的话大概在八百到一千头牛。
据刘伟介绍,这些肉牛都是从吉林省运过来的,他们公司在吉林省也有一个养殖基地。夏天的时候,北方的气候适合养殖,会集中买进一批小牛先在北方进行养殖,等到九、十月份再运到南方养殖,通过南北气候的优势互补来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养殖基地还采取了标准化发酵床、牛光互补、联农带农、数字化等多种养殖模式相结合,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收入。
昌隆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伟:计划在两到三年内通过自己建设的几个基地,然后带领周边的农户去养殖,扩大我们的规模,让我们自己可控的牛源达到一万头以上。后续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们会跟周边的屠宰、深加工、冷链合作,我们会跟一些大型的商超,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建立我们鲜肉品牌的专卖店,形成我们自己的鲜肉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牵牢“牛鼻子”,做强“牛经济”。近年来,会昌县出台了动物疫病防控、肉牛保险补贴、肉牛品种改良、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信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务实举措,扶持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做好肉牛产业大文章。2023年以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建设填补了会昌肉牛产业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和附加值。
日前,会昌县赣南肉牛交易市场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办公楼、交易栏、寄养栏、饲料棚等设施建设井然有序,该项目总投资2900多万元,占地面积52.6亩,项目建成后可容纳500头成年商品牛交易,寄养1000余头,将解决当地群众买牛卖牛难的问题,为全县肉牛交易畅通渠道。
会昌县赣南肉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经理 刘锦华:项目共计九栋主体,项目办公楼已完成四层主体,预计二月份完成封顶,交易栏已完成至90%,饲料棚、寄养栏等其他主体结构基础已完成60%。
项目经理刘锦华告诉记者,为保障工程建设进度,施工方将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力做好各项要素保障,优化施工组织,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会昌县赣南肉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经理 刘锦华: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科学施工、交叉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稳步推进项目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和主体工程装修,确保整个工程尽早完工,服务全县肉牛产业发展。
“牛”劲十足产业兴,“畜”势腾飞正当时。2023年以来,会昌县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路径,把肉牛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县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短板,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加快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打造海西大湾区优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会昌县坚持多元并举,联农带农,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形成小规模养殖与规模化养殖协调发展局面,坚持科技兴牧,不断提升设施装备、疫病防控水平;坚持延链强链,加快推进赣南肉牛交易市场、高排坪坑万头肉牛产业基地、高排山口、富城、小密、庄埠等乡镇千头牛场建设以及九州工业园区年屠宰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和预制菜项目建设,推动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全力做好“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2023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5.01万头,其中:出栏6.33万头、存栏8.68万头。如今,肉牛产业已成为会昌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来源:会昌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华辛明 刘源鹏 通讯员 王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