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专家:世贸组织必须改革,不应继续充当美国霸权工具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4-02-06 11: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当前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正在面临挑战,上诉机构停摆给世贸组织带来体制性危机。对于迫在眉睫的世贸组织改革,中国等一些国家主张加强其多边色彩,正确反映全球经济力量格局的变化;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仍固守单边主义思维,希望利用世贸组织继续捍卫自身利益,这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原则和全球贸易发展趋势,损害全球发展中国家利益。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戴若·顾比
(Daryl Guppy)

国际金融技术分析专家
丝绸之路国际商会澳大利亚代表

世界贸易组织一直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将于2月底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有望为世贸组织改革提供机遇,以对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

尽管各方关于改革的建议各有不同,但总的来看,这些建议反映出,在营造国际贸易环境方面,对于世贸组织应发挥何种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支持世贸组织,但希望其认识到全球关系的变化,以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性并促进这些经济体的联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一些国家提议支持多边解决方案,主张在决策过程中有更大的代表权,以便世贸组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平衡的变化。其中,中国认识到了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性,是这种多边协商方式的坚定倡导者。

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其决策机构一直由美国主导,对关键职位的任命和议事流程拥有一票否决权。很明显,美国希望利用其经济实力建立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尽管如此,世贸组织仍实现了一些重要改变——当然,这些改变基本上对美国没有什么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许多美国人曾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助推中国走上美式资本主义和美式民主道路。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强大,中国却并未变得像美国那样,这令美国越来越“后悔”当初不该支持中国“入世”。随着这种不满情绪的升温,指责世贸组织的声音也随之增加。

由于近年来,美国的单边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对世贸组织抱有深深的怀疑,这就是对世贸组织的第二种态度。从前总统特朗普时期开始,美国一直在努力削弱世贸组织的权力,干扰其运作。

美国的具体做法包括一系列单边制裁、非法的贸易保护政策、关税和补贴,且往往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即便在当前,拜登政府仍在考虑对电动汽车、太阳能设备和非先进半导体进一步提高关税,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做出决定。无论谁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获胜,都没有迹象表明这样的政策会发生变化。

这种美国主导的“改革”理念,旨在确保世贸组织仍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延伸。美国已经在利用其否决权扰乱世贸组织的运作,最明显的例子是拖延上诉机构新法官的任命长达四年。这剥夺了所有世贸组织成员依法享有的使用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利(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专家组阶段和上诉审查阶段,具有有效约束力,是世贸组织体系的一个基本支柱)。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和澳大利亚支持建立另一种替代性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虽然有效,但也只是权宜之计。然而无论如何,这为制定多边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范本。尽管中澳两国对世贸组织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双方都认识到,世贸组织的运作不应再由美国主导。

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和扩大影响力,世贸组织应巩固多边主义建设,对任何企图主导其运作的行为坚决说“不”。改革意味着世贸组织必须承认全球经济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包括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中国已经带头提出了扩大世贸组织多边基础的倡议。中国指出,需要采取具体行动以解决威胁世贸组织存在的关键难题,增强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并提高世贸组织的运作效率。

这些改革倡议得到了全球商业组织的认可和支持。国际商会呼吁各国贸易部长重申世贸组织的共同目标,在世贸组织创始原则的基础上,就世贸组织改革达成一致和全面的愿景,并为世贸组织改革制定一份涵盖谈判、争端解决以及监督和审议职能的工作计划。

图片来源:新华社

美国要求修改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地位”规则,认为目前三分之二的世贸组织成员将自己定义为“发展中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以便获得特殊待遇并承担更少义务的做法不合理。

13个成员经济体呼吁重振世贸组织的谈判职能,并指出需要维护和加强争端解决机制作为世贸组织基本支柱的作用。还有一些国家呼吁更新世贸组织规则,以反映21世纪的实际情况,即需要采取灵活和开放的谈判方式来实现多边成果。

在世贸组织中达成共识始终是一个挑战,即将召开的阿布扎比会议也不例外。然而,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团结一致的全球南方国家将成为本次会议上的一支新力量,这支新力量标志着自1995年以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世贸组织改革是必要的,中国支持重振世贸组织活力,以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的开放的多边贸易环境。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To be fit for purpos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实习生程飘然、秦可亦有贡献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