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以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在东京召开了电动乘用车品牌发布会。在日本这样一个汽车工业强国,又是在乘用车领域,比亚迪的到来让日本媒体、消费者和同行都感到吃惊。
然而,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了解比亚迪在日本多年发展情况的企业都觉得比亚迪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是一种必然。这是由于该公司在日本有着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产业布局。
刘学亮表示:“过去近24年来,我们把企业发展理念在日本逐一落实,形成了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布局。人们今天在日本市场看到的比亚迪不是某一个单纯的产品,而是从IT到交通行业、从电池到汽车领域,都在积极地为日本经济发展做贡献。”
比亚迪的海外发展与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长67.1%。相比之下,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日本汽车出口量为442万余辆。
刘学亮表示,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是在产业转型、社会升级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必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丰富性、技术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在过去10年的发展当中逐一得到验证。中国车企“走出去”也被不同的市场所接受。
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他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之后,还将继续保持汽车出口量第一的位置。
他表示:“如今是由电池、电机、电控引领汽车发展的时代。中国的电池产业在全球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不仅仅是产量大,更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正因为如此,我国企业才能够让采用这些核心技术的产品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在过去10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当中,中国车企在技术方面投入很多。应该让世界看到,中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功不可没。”
从零到一培育日本用户
比亚迪自成立之初就立足于国际化发展战略。1999年,该公司带着二次充电电池来到日本市场,之后在当地从IT产业开始做起,又在2008年前后将自己的太阳能电池板带到了日本。
2015年,比亚迪电动大巴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第一次来到日本,然后用了将近10年,让日本公共交通行业感受到了该公司电动大巴的可靠性和可信赖性。
如今,比亚迪在日本投放了将近200辆电动大巴,占有当地70%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本有24个都道府县在使用比亚迪的电动大巴。
刘学亮表示:“2024年,我们的电动大巴销量应该会翻倍增长。我们希望到2030年能有4000辆比亚迪电动大巴在日本投入运营。”
在乘用车领域,截至2023年12月底,比亚迪电动乘用车在日本的新车上牌数量超过了1440辆。
目前该公司已经在日本推出了两款电动乘用车,分别是Atto 3(国内为元PLUS)和Dolphin(海豚)。今年Seal(海豹)也将会在日本上市。
刘学亮表示:“日本消费者对汽车比较有眼力。很多消费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将来比亚迪会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把我们最受欢迎的、不同类的车型陆续带到日本,让消费者在比亚迪电动车家族当中选到适合自己的车型。”
2023年9月,比亚迪海豚在日本上市,其低配版售价为363万日元(约合24581美元)。得益于电动汽车相关的补贴,实际价格降至298万日元。
据比亚迪介绍,海豚每次充电可行驶约400公里。这款车与日产汽车的电动车 Leaf (聆风)大小相近,续航里程则超过了聆风 。
一家日本汽车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大森真也在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比亚迪海豚经济实惠,其所属的紧凑型轿车类别在日本很受欢迎。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该车型在日本的销售迅速取得成功。
尽管如此,一位与日本汽车制造商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对比亚迪在日本的品牌认可度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阻碍该车型的广泛采用。
汽车领域分析师卢晏告诉《中国日报》,短期之内,中国车企在日本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卢晏表示:“与南美、东南亚、东欧等其它海外市场相比,中国车企对日本市场比较陌生,对消费者的认知较少,所以前期从零到一的用户培养过程格外重要。”
在日本,比亚迪作为一个乘用车初创品牌,其品牌认知度离预期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刘学亮表示:“如何让消费者对比亚迪这个品牌充满信心?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因为如此,我们一直关注和重视我们和经销商的合作关系。”
除了和当地的合作伙伴一起,把适合于不同消费者的产品不断地带到日本市场以外,比亚迪还致力于优化售后服务体系。
据《日经亚洲》报道,比亚迪与日企明治产业展开合作,以解决日本电动汽车维修人员短缺的问题。明治产业在神奈川县拥有可以维修尖端电动车的基地。比亚迪经销商的员工经常去那里参加专门的培训课程。
协助日本早日实现碳减排目标
目前,电动汽车在日本的普及速度很慢。日本消费者可选择的电动车车型比较少。比亚迪在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的时候曾经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表示对电动车感兴趣,但是在日本市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型。
另一方面,日本的混合动力车做的非常优秀,市场认可度很高。这或许影响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
尽管如此,日本车企还是陆续发布了即将推出电动车的消息,其中包括适合日本社会的轻型电动车。日本政府也积极推出了碳中和目标以及对电动车的补贴支持。
日本计划到2030财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3财年基础上减少46%,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刘学亮认为,要想实现上述目标,普及电动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比亚迪电动车将积极协助日本早日实现碳减排目标。
他表示:“电动车不是针对某个单一市场,而是代表了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日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通过不同的场景,让日本消费者对比亚迪的产品有一个充分的接触。”
去年,比亚迪带着五款电动车车型以及核心技术亮相2023日本移动出行展,原名东京车展。
刘学亮表示:“比亚迪是第一家亮相东京车展的中国汽车企业。参加这个展览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了比亚迪的品牌宣传。更重要的是,它让日本消费者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电动车是一个方向和趋势。”
2023年2月1日,比亚迪在横滨开了第一家门店。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在日本共有51个销售网点,其中包括17家正式门店。比亚迪的目标是到2025年争取在日本建100家门店。
刘学亮表示:“我们把比亚迪的技术和产品带到日本来,提供给消费者,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推动日本电动车的发展提速。我们希望和当地更多的经销商充分合作,积极推广电动车在日本的发展。”
该公司在日本的营销模式是和当地的经销商合作。这种方法被认为最接近消费者。刘学亮表示:“如果要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比亚迪就在他们身边,面对面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这样做推广速度不快,但是潜移默化,会让日本消费者感到放心。”
在和经销商合作的过程当中,比亚迪参加展会、搞试乘试驾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生活体验。该公司在富士山下搞户外露营活动,晚上的电源来自比亚迪的车辆。去年年底,他们还在东京市中心六本木地区用电动车点亮了圣诞树。
刘学亮表示:“我们让客户感受到比亚迪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消费者可以把比亚迪汽车当成自己的客厅、影院。我们通过电动车技术和性能来展现接下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多都离不开电动车这个平台。”
为提升全球品牌形象添砖加瓦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是汽车工业强国。当地消费者对汽车的看法、对品质的要求、对服务体系的要求都和其它市场的消费者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正因为如此,进口汽车销量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从未超过10%。
上海预致汽车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豫表示,日本市场非常封闭,消费者的向心性也比较强,外资品牌几十年来在日本市场只是点缀而已。
尽管如此,他认为中国车企可以像那些在日本有一定销量的外资品牌那样,证明自己有能力来到这个市场,为自己的全球品牌形象添砖加瓦。
张豫建议:“中国车企可以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的日本分公司,保持曝光度。这不但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形象,还有利于招募更多、更好的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等领域的日本汽车专家。”
汽车分析师卢晏表示,部分中国车企把日本作为一个打开欧美主流消费市场的敲门砖,将会利用自身在新能源和智能体验方面的优势,形成错位竞争优势。
在他看来,这种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整个市场的主流方向,届时将帮助中国车企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
1月11日,日本汽车进口协会公布,2023年外国厂商的纯电动汽车新车进口销量为22890辆,较上年大幅增长59.6%,首次超过2万辆。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海外厂商在电动车市场的影响力已逐步显现。在进口车当中,电动汽车占比创新高地达到了9.2%。特斯拉、比亚迪、梅赛德斯-奔驰销量靠前,带动整体销量提升。
日本汽车进口协会负责人表示,在日本厂商的纯电动汽车产品线不足的背景下,外国厂商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比亚迪的刘学亮表示:“我们对日本市场一直比较尊重。进入日本市场也彰显了比亚迪在海外战略上的自信。”
日本的汽车行业研究公司Carnorama Japan的代表董事宫尾健认为,比亚迪如果能成功打入以先进汽车工业闻名的日本市场,那么也能获得全世界的支持。
不仅如此,比亚迪在日本市场收获的经验,特别是日本对服务的要求,也可以延续到周边市场的发展当中去。
刘学亮认为,日本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轨道。日系汽车品牌都已经推出了电动车,但是种类不多,市场关注度也不太高。海外品牌,不管是德系还是韩系,基本上也都在日本推出了电动车。
他表示:“众多品牌推出了电动车,再加上比亚迪的到来,各个车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丰富产品线之后,让更多的消费者对电动车感兴趣、敢于思考自己拥有电动车这件事。到那个时候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中国日报驻东京记者江雪晴、驻北京记者李福生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