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捐赠百杰榜在京发布

2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和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23年度中国捐赠百杰榜。

2023年中国捐赠百杰榜在京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2-02 09: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2月2日电 2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和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23年度中国捐赠百杰榜。

《中国捐赠百杰榜》每年发布一次,是国内发布时间最早的年度捐赠榜单,从2011年至今已连续发布十三年。

数据显示,2023年100位上榜人共计捐赠275亿元,这个数值在过去13年中排名第六,为历年平均值(289亿元)的95%。

分析指出,2023年"中国捐赠百杰榜"呈现以下十大特征:

1.捐赠总额为275.20亿元,相较于疫情前的2018年(256.18亿元)、2019年(162.21亿元),仍有所增长。

2.最低上榜金额2638万元,为历年第二高点;捐赠额在亿元及以上的上榜人共计52位,在历年百杰榜中排名第二。

3.至少11个上榜人涉及股票或股权财产捐赠,总价值约为88.76亿元,占百杰榜总额的32.38%,总价值和占比皆为历年之最。

4.杨惠妍捐赠价值41.27亿元碧桂园服务股票成为年度首善,杨国强父女已连续13年上榜。

5.有14个上榜人或继承长辈慈善事业,或以夫妻、父(母)子(女)、家族的名义开展慈善捐赠,捐赠总额达51.07亿元,占百杰榜总额的18.96%。

6.有7位上榜人以个人的身份登上百杰榜,未发现与任何知名企业或家族关联,捐赠总额为8.65亿元。

7.有17位上榜人来自食品饮料、农业、服装、医疗、汽车等行业,其企业经营与老百姓生活服务直接相关,捐赠总额达33.96亿元,占上榜总额的12.39%。

8.过半捐赠金额投向教育领域,总额达150.35亿元,占上榜捐赠总额的54.65%;其中,90.71亿元投向27所高校或高校基金会。

9.约7.91亿元捐赠投入到台风"杜苏芮"、甘肃积石山地震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中,多位港商、侨商上榜人踊跃捐款支援。

10.广东省持续开展"6·30"助力乡村振兴等大型慈善活动,共收到39笔大额捐赠,总计金额达56.20亿元,在所有地区中排第一。

据了解,2023年榜单中,共有60位捐赠人为首次登榜,捐赠总金额达124.17亿元,占上榜捐赠总额的45.30%。其中,有19位来自食品饮料、农业、医疗、汽车等民生领域或制造业,10位来自房地产行业,6位来自科学研究,6位来自批发零售,5位来自商业服务,2位来自采矿,居民服务、农林牧渔、文化娱乐、信息技术各有1位。

2023年共有7位上榜人以个人的身份登上百杰榜,未与任何知名企业或家族关联,捐赠总额为8.65亿元。

其中,河南濮阳的一位郭姓彩民在中奖8662万元之后,现场向河南体育发展基金会捐款5300万元。此外,网名为"疯狂小杨哥"的网红电商主播张庆杨在本年度捐赠2000万元支援京津冀灾区,1200万给甘肃青海灾区,总计捐赠3200万元。

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17个大目标来分析捐赠用途,2023年百杰榜捐赠主要投向优质教育(SDG 4),总额达150.35亿元,占上榜捐赠总额的54.65%;约70.48亿元投向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SDG 9),重点在于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35.44亿元投向减少不平等(SDG 10),8.01亿元投向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 10),3.34亿元投向良好健康与福祉(SDG 3),1.25亿元投向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 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SDG 16)、负责任消费和生产(SDG 12)分别为5000万元和1500万元;另有5.62亿元为非定向捐赠或投入领域不明确。

2023年,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深圳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周年校庆活动,激发44位上榜人捐赠91.71亿元投向27所高校或高校基金会,主要用于学科建设、成果转化、校园设施建设等。被捐赠(含承诺)最多的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21.34亿元);其次是武汉大学(15亿元)、浙江大学(10.5亿元),其后是深圳大学(7.1亿元)和西南大学(6亿元)。

2023年,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发生极端暴雨天气,甘肃积石山地震,造成甘肃、青海严重生命及财产损失。社会各界及时响应应急救灾及灾后重建需求,共有21位上榜人进行了35笔大额捐赠,总金额达7.91亿元。其中,有19笔捐赠响应京津冀及东北地区水灾,捐赠总额为5.18亿元;16笔捐赠响应甘肃青海地震,捐赠总额为2.71亿元。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