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发展壮大茶叶、辣椒、刺梨等种植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6%。省人大代表、贵州妩阳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亮亮表示,作为从事辣椒种植和加工的民营企业,她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盼,信心更足。
肖亮亮于2013年回到家乡镇远县创业,承接母亲为全家生计经营的红酸汤小作坊,10年间历经5次扩建。在县委、政府各级部门关怀指导下,稳步前行的把这份小作坊变成了大产业。去年公司与高校合作对生产工艺进行了革新,解决了酸汤发酵周期长等难题,年产能达到1500吨,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酸汤产业还带动当地1000多户农户种植辣椒5000多亩,成了群众增收的新法宝。
从以酸代盐到嗜酸成瘾,历经千年岁月,酸汤美食已然成为了贵州舌尖上的名片,并走前全国。据不完全统计,酸汤全产业产值已超过3亿元,预计“十四五”期末该产业达到10亿元。
“目前全省生产酸汤的企业有上百家,省内外酸汤门店超过三万多家。着眼酸汤产业向一产、三产的接续融合,会对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此次两会,肖亮亮带来两点建议:一是提高辣椒产业链的完整性,加大对辣椒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促进资金、信息和技术的流动。二是希望贵州能够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酸汤品牌,让酸汤立足贵州拓展全国。多角度、多渠道推广贵州酸汤,让贵州酸汤成为一张有味道的“金名片”。(袁生|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