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面对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提到“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发展社区便民服务”。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
怎么实现服务跟着老人走 ,让老人安心养老?
近日,记者开展走访调查,将群众关心关注的加强养老服务呼声带上了贵州省两会。
老人最怕突发情况
社区响应服务上门
“最担心突然生病或者摔倒,一个人搞不定的。”家住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街道花中社区的李奶奶,说出了老年生活的最大威胁。
李奶奶今年70岁。5年前,她和老伴从福建省迁居至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
花中社区医务人员送医上门
花中社区是花果园街道辖区9个社区之一,社区独居、空巢人群等共有48人。为解决老人看护难的问题,花中社区探索出一条暖心通道,为老年群体“开绿灯”。
“我们是一对一进行微信联系,网格员充当管家和老年人群建立联动机制。收到需求后,10分钟就能到辖区,及时响应求助。”花中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容介绍。
另外,花中社区特邀了省内知名专家到辖区诊所免费为居民把脉义诊,通过“网格员+中医师”送医上门,为不便出门的老人提供免费诊疗服务。
“现在国家对于养老很重视,想了很多办法来打消我们的后顾之忧。”李奶奶开心地说,如今老人有问题随时可以通过微信、电话找到社区,“这样的晚年生活放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老人在临境社区养老服务站活动室下棋
“助医”有服务,“助急”有态度。
“只要我提出要求,事情再小,他们(社区工作人员)都会主动上门帮助解决。”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临境社区的宋阿姨是社区关注的老人,她独自居住,社区工作人员时不时地会上门看望,从情感需求到医疗保健,服务细致。
“我们正努力探索老有颐养的最佳方式。”临境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庆凤介绍,临境社区设立养老服务站,棋牌娱乐、康复健身、文化学习一应俱全。
“养老服务站目前有10位老人,有托养的,也有住家老人。我们可以提供医疗保健、餐食营养、心理慰藉、康复健身等方面的高质量居家服务,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张庆凤说,“像这样的社区养老服务站,观山湖区还有8家。”
记者了解到,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整合资源,免费开展文化娱乐、康养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低偿开展助洁助餐、生活照料等家庭服务支持。同时,街道还通过自主研发的“芯灵通•心服务”线上系统,经常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为出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线上办证、代购、亲情陪伴等服务,这些举措让独居老人感受到了被关爱的幸福。
临境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庆凤看望独居老人
贵州加大设施投入
改善居家养老条件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如何持续推动“养老”迈向“享老”?
记者采访了贵州省民政厅相关部门,了解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贵州多措并举,全方位发力,千方百计做好养老服务。
2024年,贵州落实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政策,动员经济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计划新增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6000人;新增集中供养失能半失能特困对象1800余人;吸引1000名社会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计划新增投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00个,累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00个,采取机构连锁运营、物业运营、居委会代管、老年协会自我管理等方式投入运营,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此外,贵州将打造20所标准化养老机构,支持全省各地打造105个具备助餐服务功能的示范性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
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贵州将改善老年群体的居家生活环境,积极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完成20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并指导六盘水市、黔南州组织实施好全国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9000人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省人大代表、清镇市红枫湖镇扁山村一组村民安丽娜
依托多方之力优化供给
“痛点”更要“对症下药”
“对于百姓而言,理想的养老状态就是有钱花、有人管、有人陪。‘养老保险’的普及让社会大众对老年生活吃了定心丸,因此我们倡导的‘老有颐养’,更多的是放在如何管护好老年群体。”省人大代表、清镇市红枫湖镇扁山村一组村民安丽娜认为,想要更好地建设“养老服务圈”,首先是要发展经济,拓宽养老经费投入渠道,加大对养老服务基础建设的投入;其次是细化各类照护标准,培养专业人才,强化要素保障;而后是深化对于养老的监督工作,推广巡访探视服务机制,及时帮助老年群体发现和排除安全风险。
“只有依托多方之力,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医养结合,才能让养老服务水平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安丽娜注意到,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兴起,许多地方已经尝试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报警系统,将紧急呼叫等功能集中接入管理平台,成功破解独居老人们的紧急救护难题。
她表示将对此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形成可行性报告,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六盘水市医疗保障局局长杨德育
在省政协委员、六盘水市医疗保障局局长杨德育看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养老服务业市场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水平较低、政策落实力度不够等“痛点”问题,需要“对症下药”。
首先应抓紧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布局专项规划、城市社区和县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逐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
其次,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效益;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微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上门服务、老年助餐“四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
并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托底功能,加强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光荣院等托底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杨德育认为,要着力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适时适量地将部分闲置或低效运转的农村医院、服务站转型成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医养服务网络;建立医养结合信息互通和保障机制,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按医疗定点的标准规范,按照医保定点规范的要求申请医保定点。
另外,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升,通过在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养老服务工作者岗位,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引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鼓励吸引就业者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最后,切实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将养老服务项目支出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套和运营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投资引导、保障托底的作用,并加大社会筹资力度,配套安排相应的建设和购买服务资金,支持民办养老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