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文明对话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共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1月17日,以“文明对话 和合共生”为主题的“道中华”文明对话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道中华”文明对话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共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20 09: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17日,以“文明对话 和合共生”为主题的“道中华”文明对话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旨在搭建文明对话的平台,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探索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路径。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的约20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知名博主,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一堂,围绕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现场 民族画报社 陈涛摄)

会议上半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西班牙埃菲社中国分社前主任哈维尔·加西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许建英,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苏发祥,巴西卢拉研究所研究员梅丽莎·坎布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主任、教授王珍等参与研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华文明由中国各民族共创共传共享,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以“和”为鲜明特征的民族交往之道。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含着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汲取智慧,有助于为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会议下半场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主题,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艾那·唐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可金,视频博主司徒建国,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日本著名画家、文化学者藤岛博文,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等进行了研讨交流。

与会人士认为,中华文明蕴含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密码,也是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价值来源。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代化,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

(课题发布 民族画报社 陈涛摄)

会议期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民族报社共同发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世界性表达与阐释研究》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球意义与国际传播研究》两项课题,旨在为推动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和叙事体系,做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万月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