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1-19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立足高远、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于全党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做好金融工作的总要求。要深刻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宗旨,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从经济和金融的互动关系中把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着力打造关键核心金融要素。立足“两个大局”,从国家战略层面打造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这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强大的货币是国家实力的集中体现,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人民币从贸易结算功能加快向投资储备功能拓展。强大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是提升金融治理效能、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对话协调的关键所在,要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着力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强大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中心是市场化金融业务的承载主体和平台,发挥着融通资金、配置资源、分散风险等功能,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中心,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和定价权。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要加快培育高端金融专业人才,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队伍。

 

关键核心金融要素的形成有赖于金融体系的深度和厚度,这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是释放金融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着力点。按照机构性质和定位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使各类金融机构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扎实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政策框架落地实施。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以科学、有效、有力的金融监管不断增强金融发展的安全性。加快构建全覆盖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重点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严把准入关,切实做到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建立跨机构监管和跨市场协同的标准与机制,防止监管套利和规避监管行为,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化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为核心的行为监管,围绕金融机构全周期、金融风险全过程、金融业务全链条强化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加强央地监管协同,强化监管问责,提升联动效能。同时,加快建立市场化法治化风险处置机制。健全风险源头防控机制和市场化风险处置和救助流程。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独特优势,也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深刻理解领会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深刻内涵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准金融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发展导向。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金融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决、高效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让我们不断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的工作部署,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工作新格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作者:黄卫挺,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编辑:苏亦瑜】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