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上海工程局下足“绣花”功夫建设高品质民生工程

中铁上海工程局下足“绣花”功夫建设高品质民生工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16 15: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12日,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主体结构工程精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在中铁上海工程局宁马城际铁路二工区板桥北站举行。来自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200多名专家共聚一堂,交流探讨质量管理提升。高标准、高质量、高颜值车站,让观摩人员驻足称赞。

       “我们在工程品质上下足了‘绣花功夫’,以匠心打造质量过硬的精品工程、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建造质量标准样本工地,实实在在建好高质量民生工程,让市民出行‘质’无忧。”施工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宁马城际铁路二工区负责人王超介绍,我们始终把把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样板引路,‘量身定做’定型化卡具,精益工装工艺,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维度把控安全质量,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打造精品工程、品质工程。

       为实现质量、形象双提升,在混凝土施工中率先采用“四轮激光地面整平机器人、履带抹平机器人、四盘地面抹光机器人、智能化实测实量机器人”,不仅美观、高效、安全、环保,比传统工艺施工质量更高,由内到外保障建筑品质,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升。

       “智慧工地是辅助项目快速推进和安全施工的一大利器,不仅助力实现施工本质安全,也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王超介绍,我们通过采用智能安全帽管理系统,可实现4G视频对讲、人员定位、轨迹回放、脱帽报警等众多功能,全面监控场内人员动态,有效遏制了作业人员违章行为。

       作为江苏省重点民生项目,施工单位在施工细节下足功夫,将智能建造融入建设过程,借助BIM三维可视化模型,优化施工流程,直观了解设计方案,提前预判和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实施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主体完成两个月内同步完成附属结构,大幅降低施工工期;针对板桥北站双接收特点,优化施工组织,同步轨顶风道、中板施工,降低施工组织难度,以工艺改进促进质量进步,实现安全、质量、进度三丰收。

      据悉,宁马城际铁路是国内首条跨省的城际铁路工程,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的“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建成后将使马鞍山主城区与南京中心城区的通勤时间缩短至三十分钟,推动马鞍山对接长三角“黄金道”经济,深度融入以南京为核心的都市圈。(图片由李升阳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