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科学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今年11月完工

重庆大学科学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今年11月完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15 21: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1月15日上午,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虎溪建设项目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封顶仪式在现场项目部举行。重庆高新区建设局、重庆高新开发集团、重庆科学城城建集团、重庆赛迪咨询、北京建筑设计院、中建八局以及重庆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封顶仪式。

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项目位于重庆市高新区科学城智核大学城内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约24.7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8.2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6.52万平方米。项目由内外环形建筑围合而成,塔楼最大建筑层数10层,最大建筑高度47.7米。

效果图 供图

封顶仪式上,中建八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章维成介绍了科学中心建设情况,他表示,作为中建集团的旗舰子企业,中建八局高度重视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项目建设,将继续秉承“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扎实做好后续建设任务,全力确保项目安全、优质、如期完工。

重庆大学副校长刘贵文介绍了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项目建设背景、总体建设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表示,科学中心将成为重庆大学重要的科研基地,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在这里开展前沿研究、探索科学奥秘。科学中心的封顶,标志着重大科学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将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奠定“百年新重大”的基石。

参建各方代表上台启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封顶仪式,现场人员共同见证了科学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用“四新”技术,针对超长深基坑回填土边坡,采用绿色装配式支护;创新地将部分塔楼桩基设计为半坡桩,并在地下室结构施工前插入半坡桩施工;采用“膨胀加强带+温度诱导缝+局部跳仓法”的施工方案,成功克服项目环状地下室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周期长、结构易开裂等难题;创新应用渣土基流态固化土进行肥槽回填,使实验室地面坚实、无沉降之忧;在基坑南北两侧回填马道,打通贯穿项目中轴线的生命运输通道,同时制定“结构由外向内施工,场地由内向外转换”的平面布置策略。

据介绍,重庆大学科学中心以国家级平台为核心,以基础、共性、前沿、交叉为研究方向,以板块化构建为载体,推动相近学科、相近领域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先进制造、智慧能源、低碳技术、先进材料、电子器件、人工智能、前沿交叉、公共平台、科学传播九个创新主体板块及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力争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将成为引领和支撑重庆及国家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和创新发展的高端实验研究高地。

2021年9月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虎溪项目立项,重庆大学科学中心正式启动建设,据中建八局重大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施工现场共有施工作业人员1921人,塔吊10台,施工电梯10台。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二次结构和综合机电正有序穿插,幕墙样板已施工完成,项目整体预计将在2024年11月完工。(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