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亮相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14 09: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12日,“欢乐冰雪季·‘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为期一个半月。从腊月初二至正月十五,融传统年俗体验、数字互动体验、非遗手作体验、买卖街市集体验于一体,连接古今,创新转化,打造首都文旅融合新热点。

“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场景

数字体验,贺岁迎祥

精心打造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馆是本次文化节的亮点。馆内亮相的九组主题场景运用全息投影、数字交互等方式对故宫保存的新年文物进行多媒体数字展示,那些深藏在博物馆中的绘画、文献和礼俗通过创新场景、动感视效和趣味情节与公众见面,营造出可观、可触、可享的贺岁氛围。

数字馆:紫禁城最详全景图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是故宫出版社践行数字融合出版的成果。它的学术背景源于2019年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贺岁迎祥”新年主题大展。那次展览是迄今为止故宫动用文物最多、实际展览面积最大,也是最有人情味的文物展览。今天,这个展览以数字融合的形式落地鸟巢,亦是对故宫提出的“四个故宫”建设中,“数字故宫”“活力故宫”的出版转化。

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斌在现场指出,一直以来,国家体育场携手各大IP,用创新的呈现形式,挖掘体育运动文化内涵,生动诠释体育精神。作为主办方,本届“鸟巢欢乐冰雪季”与故宫数字融合出版成果——“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深度融合,旨在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体育运动的力量有机结合,力求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优秀体育文化,将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故宫出版社社长章宏伟在现场介绍,此次“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节落地鸟巢,用更多元的形式丰富首都新春文化生活。故宫出版社适时提出了要走数字融合出版的理念,“紫禁城里过大年”等创新项目的推出,顺应了国家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大背景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故宫出版社将会以“走出去”的姿态,在国际文化舞台上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紫禁内外,文化市集

本次文化节秉承着“把故宫带回家”的理念,在现场设置一条溯源历史的“买卖街”,观众可以挑选琳琅的故宫和鸟巢文创产品以及心仪的故宫出版物,将来自故宫的新年祝福带回家。在非遗体验区,诸如内蒙古玉米皮贴画、木版水印、建水彩陶等传统技艺联袂上演,观众可以尝试自己的“非遗手作”,观展之余,寓教于乐。此外,现场搭建紫禁城风格的布景装置,有祈福、团圆、贺岁、迎春、鸣鼓多个主题,满足观众的各种“打卡”需求。对盖章情有独钟的人,也可以在吉祥物龙宝的引领下,收集各处的祥瑞图章,钤盖的一瞬间,凝固下对“紫禁城里过大年”的一段美好记忆。

“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场景

据悉,此次文化节是在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特展后,首次以数字融合出版的形式在“宫外”落地,同名出版物也将在展览现场与观众见面。迎辰龙,送卯兔,北京市民与各地游客将在一片祥和的春节氛围中,一同体验这道年味儿十足的传统文化盛宴。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