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发展融资缺口。一些西方政客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视作“债务陷阱”,无视其助推债务国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发展、为当地建设提供可持续资金保障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相比美西方金融机构,中国的贷款更有利于债务国经济增长,并且在促进工业发展等方面有突出优势。
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发展融资存在巨大缺口。为了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基础设施、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以及健康和教育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资金缺口为2.5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截至2022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存量达到11.4万亿美元,同十年前相比增长了一倍。发展中国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还本付息压力沉重。
由于疫情冲击,发展中国国家的债务形势进一步恶化。联合国《2022年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弥合融资鸿沟》指出,平均而言,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将其财政收入的14%用于偿付债务利息,这一比例几乎是发达国家(3.5%)的4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疫情,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迫削减本该用于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预算。
2020年,G20提出了“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自2020年5月到2021年12月,债权国已经暂停了48个低收入国家共计129亿美元的外债偿付,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随后,G20又提出《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以帮助这些国家重组债务和解决违约或久拖不决的流动性问题。
中国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增长,现在中国已远远超过巴黎俱乐部成员国的贷款规模,成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大债权人。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正在重蹈西方投资者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把很多投资浪费在无法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白象项目”上,如无人使用的港口等。另一种观点指出,相比传统债权人,中国贷款对债务国偿债能力考虑得较少,会损害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债务可持续性。还有观点认为,中国贷款模式由政府和国有银行主导,存在条款不透明、过于商业化、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西方一些政客甚至把中国贷款看作一种“债务陷阱”,是迫使债务国在无法偿债时做出不公平让步的外交手段。
事实上,中国贷款更有利于债务国经济增长,并且在促进工业发展等方面有突出优势。中国的贷款可以使债务国人均GDP增速提高0.6-1个百分点,而美国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的增长促进效应不显著,世界银行贷款甚至会带来近1个百分点的负面经济影响。
中国可以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规模、成本可控,且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不仅可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而且可以通过属地化经营来带动当地就业和人力资本提升,并促进技术转移。“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政府间合作,为有关项目的成功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并通过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针对国外对中国和低收入发展中债务国之间“债务条件不透明”的质疑,首先,我们主张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在“一国一策”原则基础上,债权人委员会可以成为合理、方便的债务谈判及后续债务处置管理机构,以提高谈判效率和谈判结果执行效率。其次,多种债务处理形式可以结合起来,允许债权人采取兼顾债务国实际情况的多种债务处理形式。一方面,可以采取缓债、减债、减息、免息和展期等传统方式减轻债务国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灵活多样地考虑以增发债券、债券置换贷款的债务处置新思路,为债务国提供新的流动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Viable support"
责编 | 宋平 辛欣
编辑 | 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