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几个戴着“贵阳贵安粮食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组”红袖套的人员走进贵阳市南明区沙冲路“丝恋”餐厅开始忙着“收拾”桌上的残羹剩饭,有人忙着给剩餐分类,有人把剩菜放在秤上称重……这是贵阳市按照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商务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食品浪费抽样调查的通知》要求及省委、省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有关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餐饮浪费抽样调查工作。
贵阳市持续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政府部门立标准、建制度、强监管、严执法,广宣传、重引导,创新方式,长抓不懈,全社会形成共同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的浓厚氛围,用实际行动对食品浪费说不。
在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美德、倡导节约就餐新风尚方面,各政府及机关单位食堂走在前、做表率。市级行政中心广场适时推出“小份菜”“半价菜”“小碗菜”等菜品,引导顾客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来。4个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大厅各个角度的实时画面,成为能让大家共同监督的“餐饮浪费曝光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更是将学校食堂、单位食堂等作为重点检查对象,严厉查处不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及制定相关机制等违法违规行为146起。2023年1-10月,全市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域厨余垃圾同比下降4.7%。
不但机关单位处处节约,珍惜粮食也是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贵阳餐饮业态和习俗,政府部门大力提倡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的文明经营理念。2023年以来,贵阳贵安组织《反食品浪费法》等专题培训33次,对全市350家大型餐饮企业、62家钻级酒家、40家黔菜生态示范店和体验店专门培训,对学校校长、农村集体聚餐“一条龙”厨师等群体5948人分类培训,检查酒席承办单位、单位食堂等重点经营户14661户。
记者前往多家餐厅,均看到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有“不剩饭、不剩菜”、“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等文明用餐提示。有的餐厅还设置反食品浪费氛围营造监督员,主动提示过度点餐的顾客,主动为顾客提供打包服务等。如今,“半份菜”“小份菜”等点餐服务以及公筷公勺、分餐等服务在贵阳的餐饮行业风气正盛。
紧盯“新”,与时俱进查缺补漏。贵阳市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拿出绣花功夫,一方面建立食品捐赠需求对接机制,提高反粮食浪费的精细度;另一方面创新监管手段,主动作为。
2023年12月13日,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贵安新区马场镇新寨村、四村村、高峰镇尧上村捐赠了米、面、油、饮用水等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用品约1500余份,货值约6万元人民币。“这批捐赠物品是保质期在3个月以上,保存良好的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说:“市市监局正在结合食品保质期等特性,积极探索开展食品安全抽验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工作,建立食品捐赠需求对接机制。”
创新监管方式,建设贵阳市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查报告信息化工作平台,到2023年底,共督促指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20605家次,发现存在餐饮浪费行为的经营者172家次,整改问题247个。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餐饮服务企业已有9581家。公布典型案例91件,对餐饮服务经营者形成了有效震慑。
制止餐饮浪费需要久久为功。贵阳市从点滴做起,不弃微末、日积月累。2014年,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反食品浪费”有力地助推了创建工作。2023年11月28日,贵阳市以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不断提高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获得国务院食安办举行的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授牌,这一荣誉,是城市文明程度、民生关怀的重要标志,更是贵阳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刘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