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月2日电 2023年12月28日,"天生我材·李白"——中国古诗词新媒体艺术系列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开幕。
该活动由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学术支持,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歌华大型文化活动中心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古诗词新媒体艺术系列展致力于传播与推广中国古诗词文化、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中国古诗词为文化脉络,以数字科技为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相结合,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首展选取李白为专题,以李白及其诗词为核心,运用新媒体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探索李白诗作的大千世界,多维度展现李白生命历程的不同特点,将思想、艺术、科技相融合,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化审美、多样化形式、独特性IP的沉浸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体验空间。
本次策展团队集结文学、艺术、设计、新媒体等业界顶尖艺术家,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李丹阳担任总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国内外知名的新媒体艺术家王之纲担任总策展人,北京歌华大型文化活动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颖担任总制作人,央视《朗读者》、《开学第一课》总撰稿、《中国地名大会》总导演王屾担任总撰稿,北京歌华大型文化活动中心有限公司和北京鱼果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
此次展览的出品单位之一北京鱼果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孙瑜表示,这个展览最值得一看的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动作捕捉和数字动画,来展现李白那独特的剑舞。
"这不仅仅是对诗人本身的一种致敬,更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通过声光电的结合,我们让观众沉浸在李白的诗意世界中,感受他的每一个情感波动," 孙瑜说。
展陈空间以实体艺术化场景为呈现形式,中国传统元素和符号贯穿全展,综合运用可塑性高分子材料,通过现代艺术作品意象化亦幻亦实缥缈写意的李白精神世界,展览中共呈现李白及其他诗人的诗词百余首。
展览中有原创音乐两千余秒,并在琵琶、古琴、古筝、箫等中国传统乐器的编排中,加入电子合成器Lead,粒子等,将古典、未来、自然元素相融合,呈现一场穿越时空的多维度的听觉盛宴。
展览包含创新研发互动体验场景7处,以体验、交互和创意为出发点,以技术融合和文化创意为支撑,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外化人文价值,从表层的感官体验到深度哲理的沉浸式体验。
展览内容共分为"诗海"、"群星"、"一生"、"回响"、"景仰"五大核心板块和互动体验、文创售卖两大功能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2月29日,通过多样化的展陈方式和互动体验,为传统诗词赋予新的生命,展示"诗仙"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尽显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