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智小博士”:项目化学习驱动小学生科创能力实践研究》
近日,无锡市尚贤融创小学举办了省级前瞻性项目推进会,展示了学校在教育改革方面的突出成果。此次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专家的大力支持。
项目化课程实施
在课程建设实践研讨环节,尚贤融创小学的郭静老师执教了《空中“缆车”》一课,通过设计缆车、让缆车动起来、让缆车运行更远的三个递进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展。学生们利用气球、吸管、细线等材料,全身心投入到任务中,经历失败,获得成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的乐趣,让科学探索的精神自小便深植于心。
项目化成果展示
“尚学园”是校园里总是荡漾欢笑的一角,在那里,二年级的孩子们正进行“童话”嘉年华活动汇报展演——《猴子吃西瓜》。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与会专家目光,更博得了一年级小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小观众们纷纷说,“‘吃西瓜皮,还是吃西瓜瓤’这样一件小事引发了猴子们的争论,看来,生活中凡事都要多尝试,多验证才行啊!”
“图书馆”是校园里的寻宝地,在那里,三年级的孩子们展示了学校的图书馆课程——“我是小诗人”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孩子们自己设计课程方案,分工摘录好词好句,再从“好句集锦箱”选取心仪词句,自由拼贴,创作出一首首有趣的小诗歌。活用图书馆场域,设置诗歌展架,张贴创意作品,合作吟诵诗歌,让图书馆成为孩子们自由畅读,创想未来的新空间。
“教室”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地方,在那里,五(7)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他们的项目化特色成果——《蓝精灵周刊》。项目核心策划人娓娓道来,从四年级下学期核心项目成员开始策划创刊,从周刊的名字征集、美工设计、文字编排等,都由项目团队完成。核心项目组完成第一、二期后,再对其他承办小组进行“编辑培训”、“内容选择”、“排版指导”和“印刷成品”。每一期周刊发布后,孩子们还要进行周报的“荣誉评定”,形成了一套班刊发表的独特管理运作模式。
品格提升长廊是校园里的科技馆,“金种子”礼仪团的孩子引领大家来到学校的提升长廊,参观了种子区、水培区、智慧投屏和“粮”心少年风采展示墙。通过现场实地参观、互动体验,深入感知“尚贤学子”在浸满情怀、广纳知识、规划成长的物型场域中学科学、爱劳动、创未来。
此外,孩子们还为专家们介绍了学校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的“线下”JNU食育游专线活动。这是学校依托市级品格提升项目,围绕“食育”课程,与江南大学的深入合作。通过生动讲解、交流互动、研学实践等方式,孩子们研究大型科学仪器,树立“大食物观”,探索“食”中奥秘,体验“食”中乐趣,实现与现代食品科学与技术的接轨。
项目的核心理念
此次项目研讨活动中,无锡市尚贤融创小学全方位地展示了学校在前瞻性教学改革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实践。学校的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创智小博士”:项目化学习驱动小学生科创能力实践研究》以无锡经济开发区数字化教学改革为顶层设计基础和保障基础,以培养“创智小博士”为核心目标,融通校内外场域,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扎根国家课程、丰富校本课程、创生拓展课程,构建科创课程体系,探索融合教学新路径。
学校在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中,致力于开创跨界融合、连接未来的科创教育之路,引导孩子们在核心任务和问题链的驱动下,经历分析问题、制定方案、项目实施、检验调整和展示评价的全过程,实现与学科、技术、工具的充分融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未来,无锡市尚贤融创小学将继续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程育人新模式,培养更多的“创智小博士”,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好坚实基础。
声明:本文为资讯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陈伟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