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洋洞村:“新村民”栖居的诗与远方

黎平县洋洞村:“新村民”栖居的诗与远方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22 19: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青山如黛,云雾如烟,一年四季,山野明媚,有着 “最后的牛耕部落”美誉的贵州省黎平县洋洞村正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沿着田埂路走着,一座牛棚式的小木屋便映入眼帘,这便是洋洞村新村民郑嫣然的家。

2021年暑假,在河北传媒学院任教的郑嫣然看到了全国有机农场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最后的牛耕部落”深深地吸引了她,于是,郑嫣然跨越两千多公里,踏上了寻找贵州黔东南有机农场的路程。

“我是一直在关注有机农业,关注健康生活。当我看到‘最后的牛耕部落’这个有机农场时,我非常震撼,我觉得这个农场更加天然,更加生态,更像自然原本的样子。”郑嫣然说,洋洞村的一切都让她十分惊喜。

在郑嫣然牛棚式木屋里,摆放着各种不同品种的稻米,颜色有紫色、白色、黄色、红色……在牛棚木屋旁,一间“种子活态基因库”是她日常学习的地方,在这里,她跟着牛耕部落党总支书记杨正熙学习老种子的知识,了解农耕文化。

郑嫣然拿着手中的稻谷种子介绍说:“我对黔东南这片土地非常热爱,因为我觉得很难得有这样一片绿水青山,它没有被化学污染,还在生生不息地繁衍着,在农耕着。”

郑嫣然被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民族文化、质朴的民风民俗感染着,她留下来当起来了洋洞村的新村民。在这里,郑嫣然还认识了其他新村民,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与当地村民一起生活,为洋洞村发展一起出力。

2019年,实现财务自由的广东江门人徐耀明,将住房“搬”进洋洞,出资出力,与当地村民一起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洋洞村有那种能实现自由生活和田园生活的条件,住在这里就是原汁原味的那种原生态环境,所以我毫不犹豫选了这里,真的是很喜欢,并且我也要保护好这里。”徐耀明说。

洋洞村牛耕部落党总支书记杨正熙,作为村里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2012年,他辞去黎平县岩洞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当起了一名普通的科技特派员,只为做好稻米老种子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回村当好“有牛哥”。

如今,看到越来越多外地人也一起加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有牛哥”脸上也乐开了花。

“现在村里有两千多个新村民注册在册,其中现在留在这里认了房子的、住了小木屋的有三十多个,北京的、天津的、广东的,到处都有,他们有的是研究生,有的留过学,有的实现了财务自由。他们来到这里,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村里。只要有人来了,这个地方才有可能、有希望振兴。”杨正熙说,很多新村民帮助村里合作社销售农产品后,将获得的收入又运用到村里建设图书馆,有的新村民经常给村里的小孩子上英语课或是学习课外读物,有的新村民带动了村里旅游业的发展。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湖南郴州的汪梦江也是洋洞村的新村民,在这里住了三年多的他,通过自己的画笔,将村里风土人情搬到纸上,上百幅画作将洋洞村的美传递出去。

“我感觉比较吸引我的是这里的人和这里的梯田,这种文明,这里淳朴的老人和青年,或是这里的自然风光,我就想把他们劳作的一些场景画出来。”汪梦江说。

通过这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田园风景图,在北京工作多年的罗宛桐也来到洋洞村,成为了新村民。在这里,他们找到了生活里的诗和远方。

“我感觉这里很宁静也很自恰,来到这里之后,我就找到了自己的生命节奏和时间的节奏,我完全在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心情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在这里有一种内心上的自由。”罗宛桐说。

杨正熙说,他希望让更多人来到贵州,来到黔东南,看良好生态的同时,还能传承中华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让生态智慧像一粒种子一样,在洋洞生根发芽。(潘湘春 潘春春 吴鹏程|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