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今年,长沙开启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以“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为战略定位,并推出一揽子实施举措。要实现这一雄心,作为中部省会城市的长沙,有哪些与之相匹配的基础和优势?
竞逐全球创新高地的长沙底气
盾构机是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的“王者”,而主轴承是盾构机的“心脏”,是盾构机全产业链自主化的“最后一环”。今年10月12日,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第二产业园下线。
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直径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突破了当前盾构机主轴承研制能力的“天花板”,国产高端地下掘进装备从此有了全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线。
像铁建重工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在长沙并非个例。作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沙拥有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2022年,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上榜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特别是长沙的标志性产业——工程机械产业,长沙云集了三一、中联、山河、铁建、星邦等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产业规模连续十多年居全国首位,生产的工程机械产品品种约占全国的70%,产值约占全国的23%。
位于长沙经开区的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制造车间。
较好的产业基础为突破行业核心技术提供了条件,进而助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目前,长沙已形成梯度分明、目标明确、衔接紧密的技术攻关体系,近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23项,其中领跑全球的技术(产品)24项,产业链自主可控技术(产品)40项。
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长沙诞生了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全球最大全地面起重机等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以及“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京华号”盾构机等一批“国之重器”。
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是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底气。今年9月15日,在2023世界计算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启动“鹏腾”生态系列计划,共同成立“鹏腾”生态湖南创新中心。长沙在“算力时代”展现雄心壮志。目前,在长沙电子信息产业赛道,“六机七芯”市场占有率问鼎国内市场,“两芯一生态”体系接入全国3.6万家企业151.6万款软硬件产品,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成为全国唯一的“计算”产业集群。
此外,长沙的底气也来自于良好的科教资源和科研平台优势。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中电四十八所等99家独立科研机构,2300多家各类创新平台集聚长沙,成为城市“创新之源”。在这些优势资源的加持下,长沙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排名第八,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湖南大学。
围绕“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目标,长沙在近期推出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中明确了实现路径:实施研发企业(中心)集聚、战略平台支撑、创新能级提升、产业集群赋能、成果转化增效、科技人才强基、创新环境优化等“七大工程”,以及20条“真金白银”的配套政策措施。而且,这些政策均面向全球,链接全球资源,比如对于引进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获得者和院士等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对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发放“长沙人才绿卡”。
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创新要素的集聚高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实施路径上,长沙对标“国字号”平台,建设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算力”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新科技领域的产业趋势。建设国际领先的算法创新中心、全国计算产业重要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区,是长沙面向算力时代的“雄心”。为此,湘江实验室应势而生。作为强化算力支撑的重大创新平台,湘江实验室立足长沙丰富算力资源和先进算力基础设施,瞄准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理论与前沿尖端技术发展趋势,持续集聚优秀科技力量、高端人才与创新资源。
湘江实验室在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7所高校设立分部,在百度、湖南钢铁集团等40余家单位设立创新中心,与中科曙光、万兴科技、拓维信息等合作共建研发机构,为实现算力的后发赶超积蓄动能。
今年10月,湘江实验室与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湘江实验室正式推动实体化运行建设。位于湘江新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其占地1000亩,总投资超180亿元,2023年首批将建成60万平方米,2025年全部建成。这里已集聚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六大创新平台,引进华为、中科曙光、中国长城、湘江鲲鹏、麒麟信安等龙头企业超100家,还将建成算力规模达1000P的湖南公共算力中心……这也成为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底座。
“截至目前,湘江实验室围绕算力、算法、算据、算网等‘四算一体’的前沿理论及关键技术,在多模态认知大模型、算网融合、智能机器人、工业操作系统等相关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布局实施58项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江实验室主任陈晓红说。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湘江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建设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是长沙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成效十分显著,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以及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等“四个重大科学装置”,均落地长沙。目前,湘江实验室首批已入驻19个院士专家团队,布局了50个科研攻关项目;岳麓山实验室已在水稻、油菜、生猪等多领域取得一批领先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通过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研成果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近3年来,长沙市企业、高校院所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三类合同本地转化率达到46.7%。
长沙岳麓山下集聚着丰富的科创要素资源,在中部地区甚至在全国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今年,长沙市与13所长沙高校以及2所株洲、湘潭高校共建市校创新发展联盟,加快建设“两单两库一平台”,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深化全面合作,构建起市校发展共同体,疏解成果转化评价、科研成果赋权等堵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近3年提升13%。
11月17日,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诺贝尔奖工作站暨院士工作站”在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揭幕。湘江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未来,长沙还有新的目标,到2025年,长沙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13%以上,各类创新平台2600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人才总量350万,力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展望2030年,各类创新平台3000家以上,研发企业(中心)500家以上。
极具性价比的投资营商环境
开放发展的长沙如今吸引着越来越多世界的目光。目前,长沙实际使用外资居中部城市第一,在长世界500强企业180多家,索恩格、德国大陆集团等国际化企业十分青睐这个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纷纷在这里建设研发中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吸引这些外资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长沙多次获评中国招商引资最具国际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十佳投资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等荣誉称号。
德国大陆集团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去年底,作为大陆集团全球首家5G数字化超级工厂,长沙工厂正式启用。今年4月,大陆集团中国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落地长沙。
“我们选择长沙,并有强烈意愿与长沙进行深入合作。长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城市,其深入骨髓的改革精神与创新理念与大陆集团不谋而合。”德国大陆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杨承祖说。
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
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大力引进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获得者和院士等创新人才和团队,营造海外人才近悦远来的引才环境……长沙在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方面一直不遗余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下,长沙产业活力大大增强,叠加“主要大城市最低房价收入比”“名列前茅的基础教育、医疗水平”等优势,长沙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科研人才的加入。数据显示,2022年长沙常住人口增量高达18.13万人,居全国之首。过去十年,长沙吸引人口净流入302万人,80%都是年轻人。今年11月24日,“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结果发布。长沙连续十六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对于未来,长沙提出更大的远景目标:到2030年,“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初步建成;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邹硕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