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科考探秘绥阳双河洞

跨界科考探秘绥阳双河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20 13: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11月底,一支由专家学者和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组成的科考队伍深入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的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开启一段探索自然之旅,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当地罕见的生态系统。

今年9月,最新科考成果称,双河洞已探明连通长度达409.9公里,纵深达912米,跃居世界第三长洞,并稳居亚洲第一长洞。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地质专家周文龙说,在双河洞35年的科考历史中,已陆续发现40具大熊猫个体化石和大量天青石地质奇观。

“这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也是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被誉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周文龙介绍道。

科考小队一行人沿着幽深的洞口进入溶洞,光影交错的钟乳石为此次科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氛围。

周文龙为学生们讲解溶洞的成因,并带着他们用稀盐酸滴在采集的样本上做实验,利用泡泡的反应来判断样本是碳酸盐还是非碳酸盐,由此判定溶洞的形成原因。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李寒晴首次来到贵州,收获了很多奇妙体验。“此次科考让我们了解到,水在溶洞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石笋年轮纹层还能反映古气候演变。”

尽管此次参加科考的师生不是地质领域的专家,但他们仍然在洞穴中发现了与林业学科相关的东西——灯光植物,它在昏暗的洞穴里借助点点微光就能长出自己的天地。但它所分泌的植物有机酸会损害景观,至今未能找到根除它的办法。

“在地质领域有一个世界级难题,就是洞穴中灯光植物的生长和破坏岩体等问题。我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后,大家都很有兴趣。也给了我一些思考,我们当然希望可以借助林业学生们的视角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周文龙说。

过去,参观双河洞的大多为研学活动中探索喀斯特地貌的中小学生。

周文龙说:“大学生的参与使得此次科考在内容设置方面更加丰富。尽管是跨界科考,但大学生们吸收知识的速度更快,可以取得更多成果。”

李寒晴说,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首投影在洞穴岩壁上的诗,上面写着:我不能告诉你所有的秘密,我的秘密还在生长。

“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独特且形态各异的次生化学沉积物和壮美的天坑奇观,一直都令我对贵州充满向往。随着洞穴不断‘生长’,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探索。”李寒晴说。

据周文龙介绍,从1988年至今,来自中国、法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的中外科研人员、探险家先后联合对双河洞进行了22次科学考察。除却探寻双河洞的长度、深度,对洞穴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考察,也是科考队伍的核心任务。

“双河洞至今仍有很多未知的区域,探险家们将继续挖掘‘地下王国’的秘密。”他补充说道。(记者 赵伊梦 编译 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原文见12月19日中国日报7版 英文链接:http://www.chinadaily.com.cn/specials/StudentsSouthernexposuredeepensknowledgeofnature.pdf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