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5日电 教育在塑造青年可持续发展观,推进可持续行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2023年12月3日,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民促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联合主办,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支持的"气候变化教育与青年实践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8届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顺利举办,会议邀请了青年代表、智库代表、企业代表以及国际组织代表与会,交流青年如何发扬创新精神,参与气候治理实践,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未来参与全球公共事务治理,应对全球挑战方面,需要大量能够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年轻人。中促会研究员肖兰提到中促会高度重视参与气候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长期以来协调国内大批民间组织多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发言、提交报告、主办边会和展览等方式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民间组织声音,也积极致力于推动青年一代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同国内多家民间组织联合开展青年志愿者培训,派送青年志愿者赴海外服务等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她认为持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气候变化教育是缩小差距、引领变革的关键一环,愿意以COP28大会为良好契机,以更大力度促进对全社会的气变相关知识教育和普及,增强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年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志和能力,当每个人都成为行动派、实干家,我们才能够实现既定目标。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几代人特别是青年的投入和参与。
主旨发言环节涵盖了青年、社会创新、气候行动等多个话题。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国际合作总监项楠介绍企业青年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力量。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举办的"中国青年SDG创新挑战赛"以及"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等活动中涌现出众多青年推动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实践。从这些青年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青年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水平、创新能力、创新方法,以及企业领导层对青年创新的重视、给青年提供的平台和支持等方面至关重要。她的发言中提出鼓励支持企业青年可持续发展创新的四点建议:鼓励企业将支持青年可持续发展创新纳入战略规划、组织开展多种多样助力企业青年可持续发展创新的赋能活动、创办选拔表彰企业青年可持续发展创新的大赛活动、为企业青年展示交流可持续发展创新成果搭建专业化、国际化平台。
深圳市小鸭嘎嘎公益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冯晓以"以社会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分享了作为民间机构通过跨界创新促进社会和环境变革的理念与案例。他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力量不可忽视。一方面,我们需要找到价值观一致的伙伴和资源携手共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社会公益项目活动引导更多人理解自身与地球之间的密切关系,有针对性地从身边发现问题及需求,并及时采取有效行动。
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京促会)副会长戴建军主要分享了"北京市政府以及民间社会力量围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可持续发展,在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所做的尝试和努力"。他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责任,北京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首善之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京促会作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以及北京市最早拥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身份的社会组织之一,通过举办全球性环保活动、打造首都特色公益活动,大力推广气候变化教育,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带领北京市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北京方案和北京智慧。
圆桌论坛主要围绕"气候变化教育的多国实践"以及"为净零目标努力多个利益相关方支持青年应对气候变化"两个主题进行交流。
圆桌论坛一聚焦"气候变化教育的多国实践",由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金梅主持,与来自中国民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日本气候现实项目Yuiko Mitani以及pta植物联盟联合发起人程丹一起探讨了中国和日本在气候教育方面的实践,他们分别讲述了各自机构在气候变化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和阶段性成果。圆桌也讨论了气候教育与自然及环境教育的趋同和区别,以及气候教育面临的新的挑战。
圆桌论坛二聚焦"为净零目标努力多个利益相关方支持青年应对气候变化",由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外联顾问张柯心主持,与来自于腾讯战略发展部高级经理于冰清、原子基金合伙人柴育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工业信息与智能研究所副所长李佳一起探讨,社会多个组织版块如何通过实践促进青年参与到气候变化领域以及解决切实的碳中和可持续问题。
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场边会聚焦气候变化教育和青年实践,激发青年创新思维与积极行动,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助力可持续未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