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点亮”生活,是今年32岁的马金林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马金林是一名脑瘫患者,少年时就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湖滨街上卖报为生,这里的老商户都很喜欢他,觉得马金林虽然语言、行动较慢,但依然乐观、善良。遗憾的是,随着近些年来阅读报纸的人越来越少,马金林的卖报生活被迫叫停,这期间他打零工、收废品,原本觉得自己的一生可能就这样过下去了,没想到惠残爱心小屋再次为他点燃了新的希望。
这座惠残爱心小屋位于湖滨体育场门口,是兴庆区残疾人联合会联合社会组织兴庆区吉毅善助残服务中心共同打造,在原有基础上将报刊亭升级为适合残障人士创业就业的地方,小屋由原来单一的阅览功能增加了多媒体功能,可以播放新闻、报纸、杂志、天气预报等。同时还增加了售卖功能,可销售烟草、饮料、本地特色农产品及报纸、杂志等报刊类出版物。还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等综合服务,维护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反映残障人士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成为各级残联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重新到这条熟悉的街巷马金林感叹道:“我觉得很温暖,在这里我能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还能感受到社会对我们的关爱,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对生活抱有新希望的还有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张仁勤,同样受益于宁夏医科大学双怡校区门口刚建成的惠残爱心小屋。走进屋内,墙面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饮品、小零食、生活日用品等。张仁勤正仔细整理着货架上的商品,“以前我到处跑着打零工,工地看门、烧锅炉啥都干过,五年前由于身体原因体力活也都没法干了,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但在家待业的五年过得很艰难,但惠残爱心小屋给了我新希望,从选址到货品采购运输、手续办理都不需要我负责,我只需要进行销售,货品出售所得我可以拿到70%,剩下的30%用作运营方面。”
据了解,惠残爱心小屋第一批投入试点12个,由残障人士负责经营,所售卖的商品由社会组织兴庆区吉毅善助残服务中心寻找和筛选优质的养殖场、蔬菜基地或本地市场一级批发商,前期免费提供产品让残疾人实现“0”成本创业。
兴庆区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在残疾人较集中街道社区,引进适合残疾人的就业项目,将技能培训设在残疾人家门口,极大地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通过专业化、精准化服务,为残疾人就业创业“铺路搭桥”。(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图片由兴庆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