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1月28日电 22日,“家园之声”2023年中国—东盟系列国际媒体采访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布拉加街举办交流活动,活动期间,来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安塔拉通讯社、印度尼西亚电视台、雅加达邮报、罗盘报等中国、印尼两国的记者,以及中国留学生、华人华侨自媒体畅所欲言,深入分享和探讨了未来媒体与青年该如何搭建两国交流合作的桥梁。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在印尼巴查查兰大学(Universitas Padjadjaran,简称UNPAD)的留学生李天畅首先做了几点分享。第一点是养成记录的习惯以及分享的习惯。要产生友好的文化交流首先就是要多记录,多分享。有关于文化差异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值得记录和传播。每个人都可以肩负起文化交流的任务,从小事做起,文化才能更好的走出去。再小再细微再不起眼的事情,只要它拥有文化交流的意义,就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第二点是作为中国青年要把握好中国立场。立场是根本性的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不被不良舆论带偏,同时进行友好的交流互鉴,才能去进行真正的文化交流。取其精华。这个精华是什么呢?精华是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立场之上,一切真正符合美的事物。同样,在向印尼朋友们传播中国的文化时,也要尊重理解印尼朋友们的风俗习惯。
最后一点,中国青年都应该具备加工文化的创意与能力。如果把文化变得更加吸引人,那么在交流传播的路径上就会更加顺利与流畅。青年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首先要把印尼文化变得有趣起来,才有可能被更多人看到。李天畅认为比较符合当下环境的传播方法是“转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更强调于将这种文化转化成为在另一个群体中同样受欢迎的形式,以便能够在另一个群体中更加深入地传播。举个例子,在印尼有个有趣的谚语, 叫做“sambil menyelam sambil minum air”直译就叫做“一边潜水一边喝水”。但译成一举两得或是一石二鸟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很好理解了。印尼本身拥有很广泛的转文化传播的土壤,因为印尼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中国皮影戏和印尼的wayang kulit, 中国脸谱和印尼的面具,这些有相似性的事物经过加工会就变得更容易被接受。
李天畅说:“中印尼两国的友好关系就像美丽的梭罗河一样,跨越千山万水,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我相信在青年的努力之下,两国人民会更加珍惜,尊重与欣赏彼此的文化,中印尼两国的关系也会稳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