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拘留所“法治文明拘所”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积极争取旗局党委重视支持,先后投入60余万元进行拘所环境改造、拘室基础设施更新、电教、监控系统升级,大力推进拘留所管理军事化、生活人性化、教育学校化、环境花园化。坚持“实”字托底,确保矛盾调解到位。

鄂托克旗拘留所“法治文明拘所”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1-22 14: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拘留所紧扣“以教育促转变、以教育促管理、以教育促安全”的工作理念,着力将拘留所打造成崇法尚德、正风化人的“特殊学校”目标,深入推进“法治文明拘所”创建活动,先后探索总结“首课授规+背包入监”的入所教育机制、“一筛二谈三联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法等工作经验,管理教育机制向规范化、制度化、人文化、常态化良性拓展。

一、坚持“干”字当先,确保执法管理到位。

积极争取旗局党委重视支持,先后投入60余万元进行拘所环境改造、拘室基础设施更新、电教、监控系统升级,大力推进拘留所管理军事化、生活人性化、教育学校化、环境花园化。将《被拘留人行为规范》《一日生活制度》《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等规定张贴在拘室醒目位置,每天组织在拘人员进行跑步、队列训练,并从整理被褥、洗漱用品摆放、随身衣物放置等内务卫生细节着手,强化被拘留人纪律作风及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制定《被拘留人员分级管理办法》和文明拘室评比标准,每天早上民警交接班时对被拘留人逐一点名考核,每周对拘室和个人内务、卫生、纪律进行评比,兑现奖惩,激发被拘留人自尊心、荣誉感,增强遵守所规所纪、服从管理的自觉性。

二、坚持“学”字为本,确保思想教育到位。

坚持“将拘留所建成一所“特殊学校”的理念,制定“三个一”工作法,即“一课、一册、一谈话”,让被拘留人员从入所之日起,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为全面开展教育转化工作起好步、开好头。以红色教育为主题,宣讲革命老区先辈的“朴诚勇毅”奉献精神,启发被拘留人思想觉悟;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普及传统文化、开办 “道德讲堂”,触动被拘留人情感认识;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结合突出违法行为以案释法,引导被拘留人知法守法。并定期邀请检察院、法院、司法、律师协会等部门专业人员对被拘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培训,增强法律意识观念。开办吸毒、赌博、酒驾、殴打他人等专题教育课堂160课时以上,受教被拘留人近400名,有效实现从单纯的拘押管理向人文教育矫治转变。

三、坚持“实”字托底,确保矛盾调解到位。

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建立“一筛二谈三联动”工作法。搭建调解绿色通道,与旗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信访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融合,极大提升了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室,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并增设远程调解设备,真正实现了让“数据跑流量、群众少跑腿的理念。今年以来已经组织联合调解8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起,履行法院判决执行款36.3万元。通过远程视屏系统解答被拘留人员“疑难杂症”3起,有效防止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为社会治安稳定注入监所的力量。(供稿:鄂托克旗拘留所 浩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