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开展首日,在接力出版社举办的“创新赋予儿童文学新的活力——第三届接力杯‘双奖’金奖作品新书发布会”上,第三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金奖作品《不要动一只蜗牛》、第三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金奖作品《狼洞的外婆》正式首发。
首发式上,各界专家就“创新赋予儿童文学新的活动”这一主题,从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创作、文本分析、图书的意义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儿童文学的创新对于儿童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金波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表示,儿童文学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创新上,创新就要塑造新鲜活泼的形象,用形象演示出来生动的故事。其实无论给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写作,故事都要有思想性,有一定的深度,引发人的喜爱和思考。幼儿文学也是这样,虽然幼儿文学作品的服务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幼儿甚至婴儿这样的小读者、小听众,但是也要创新,有新鲜的形象,从生活当中吸收营养。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小读者,都需要和大人一起来读,特别是幼儿文学。安徒生说过:幼儿文学,孩子读故事,大人读思想。经典的幼儿文学,孩子在读了故事以后,长久地保存在记忆里,不断地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读过的故事也在成长,孩子会思考很多故事背后的道理。而家长如果读出了故事,还读出了思想,那么他在辅导孩子阅读,和孩子一起读幼儿文学的时候,也会找到引领的方向,并能够找到阅读的方法,所以幼儿文学才能成为大的文学,小读者也可以成为有思想的、学会思考的读者。
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表示,书是一种具有魔力的物质。它具有创造力,又具有摧毁力。一本《论语》铸就了儒家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塑造了中华民族;一本《塔木德》成就了犹太民族,一本《奥义书》影响了整个印度文化,一本《共产党宣言》给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样一个时代,虽然我们会被一些庸务缠身,但我们还是能够写出一些可以影响一些人、一群人的生活、成长的书,我们有这个能力,那么我们就高高兴兴地、风风光光地做一个写书人。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表示:接力杯“双奖”的前两届一直是署名的,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第三届首次采用匿名方式评选,这更符合我们的评奖标准。这两部金奖作品的质量也更加过硬。接力杯“双奖”刚刚举办了三届,所以我一直畅想,比如十届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它累计的作品量,给我们提供的作者的广度,甚至“小不点们”的欢喜程度,和“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专门的强调短篇小说,它所吸引的作者的广泛度,都是一个全新的,让人感到欣喜的、可持续或者无限的发展空间。
儿童文学作家,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徐鲁表示:第三届接力杯“双奖”的两部金奖作品,艺术上各有千秋,也足以代表当下原创幼儿文学和中短篇儿童小说的较高水准。
《不要动一只蜗牛》是大吴的一部图画书新作,全书文字少,主要靠图画来叙事。故事看似有点荒诞,细想一下,却又在情理之中,完全符合生活中的事理逻辑。
《狼洞的外婆》是一部用心创作的中篇儿童小说。获奖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作者是王勇英,一位著作等身的实力派小说作家。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大,但容量却不小。这部小说并不是以复杂的情节取胜,却凭着大量鲜活的细节支撑起了韵味悠长的叙事,具有涤荡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晖表示:其实大吴的书早年被北京师范大学图画书选过,《游河》进入过我们的视野。这个画家,首先是图文一体的创作,其次他的作品在绘画、讲故事以及图画书的艺术表现方面,有超出他的年龄和他的代际的成熟。
这部双线的作品,把比较宏大的、生态的理念和儿童的日常,很好地进行了叠合和融入。这里面既有年轻代际画家的巧思,同时也有他们对儿童文学和图画书的主题艺术的表达和理解。像大吴这样的画家越多,这样的作品越多,那么中国图画书的未来就越值得期待。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斌表示:《狼洞的外婆》亮点非常多,首先是大量运用隐喻和比照。比如这个书名,隐喻了缺少关爱、理解、和谐和温暖的家庭,从这样的家庭当中出来的孩子,相当于从“狼洞”里面生长出来的孩子。他们会充满了愚昧和无知,情感很脆弱,内心很自闭。于是我们就在书中看到,在外婆的宽容理解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下,这个孩子一点儿一点儿走出了内心当中的空洞。第二,这个作品让我们体会到了亲情和爱,对于一个孩子生命成长的意义。第三,这个作品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年友谊,这对于孩子生命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外婆带着孩子到了“狼洞”(埌东)这个地方之后,孩子首先和老风扇找到了心灵的共鸣;其次,孩子在四只喜鹊的喂养过程当中,和四只小喜鹊达成情感的、心灵的一种互动。第四,作品写出了一个孩子在生命成长过程当中,她的生活实践、她的生命探索对孩子的不可或缺。比如作品后半部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孩子和四只小喜鹊之间的相互陪伴,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会了生活的技能,获得生活的认知,同时心灵复苏。这一点让这部作品生动可读,意蕴悠长。
第三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金奖作品《不要动一只蜗牛》作者 大吴
第三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金奖作品《不要动一只蜗牛》作者大吴表示:在我已经出版的图画书中,《不要动一只蜗牛》的线索最复杂,结构最精巧。不过最令我满意的,是它不太被注意到的文本。明明是同一个词语,当它分别出现在大吴和哥哥的话语中时,却讲出了“鸡同鸭讲”的效果。这样的对话错位让本来就荒诞的故事更加无奈和幽默。
但这个设定并不是我一开始就想好的,而是在一个深夜时突然发现的。就像被什么击中了一般,我马上调整了全文的对话,顺利地达成了这样的效果。那是2021年我最兴奋的一天。
这本书的一条线索有点像今年很流行的City Walk,和以往书中总是空旷无人的舞台相比,这个故事发生在城镇里,多了许多人间烟火气息,也是我画建筑和街景最多的一次,很过瘾。
第三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金奖作品《狼洞的外婆》作者 王勇英
第三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金奖作品《狼洞的外婆》作者王勇英表示:《狼洞的外婆》这部小说,其实我准备了好些年。我要写一个外婆抚养一个自闭症外孙女,一老一少一起生活的故事,而她们又要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才刚刚认识。为了这个情节,在她们“相遇”之前就要有一些简单的故事交代。
我要讲述一个外婆和外孙女的亲情故事,那就要有故事情节来呈现她们的亲情。而我要写的这份亲情,不是强调苦难与不幸,而是要从苦难的生活与不幸的遭遇中品味出生活的乐趣、甜蜜,在不幸的遭遇中成长并释放出无限的幸福感来,这些都会转化为成长所需要的力量。
希望更多读者朋友看到《狼洞的外婆》,与书里的喜鹊成为朋友,能获得像白果一样的成长力量。
其实,成年人更应该看一看,尤其是从事与孩子教育有关工作的教师,和孩子相处出现冲突从而有些焦虑、焦躁的家长,不妨看看儿童文学作品。有时候,一篇小说,一个童话,一首儿童诗,一本绘本,一幅画,就是一味药,药效是:精神愉悦,心理治疗。
据悉,接力杯“双奖”获奖及优秀作品已出版39种。其中,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已出版的26种作品,累计发行量71万册。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已出版的13种作品,累计发行45万册。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共19部作品输出17个国家和地区,输出语种14个。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共有6部作品输出到4个国家(埃及、黎巴嫩、伊朗、马来西亚),输出语种4个(阿拉伯语、波斯语、英语、马来语),包括:《给我一个太阳》《良夜灯火》《青菀》《羊儿在云朵里跑》等。接力杯“双奖”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了深受他们喜爱的儿童文学新作,丰富了童年阅读资源。
第四届接力杯“双奖”征稿正在进行中,希望接力杯“双奖”在金波先生、曹文轩先生,参评作家、画家和所有评委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之下,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接力出版社将继续秉持设奖初心和出书育人理念,办好以后的“双奖”评奖出版工作,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催生精品力作,鼓励幼儿文学和儿童小说的探索和创新,促进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少儿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